據海關統計,2014年上半年廣東出口摩托車155.2萬輛,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8.3%,其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51.6萬輛,減少7.6%,占同期廣東摩托車出口總量的97.4%;價值49.8億人民幣,減少9.9%;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輛3207元,同比下跌1.8%。
一、2014年上半年廣東摩托車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月度出口量波動明顯,6月出口大幅下滑。2014年2月到5月,廣東摩托車月度出口量呈現穩步增長勢頭,5月份出口量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值,出口31.9萬輛。6月出口19.4萬輛,出口量出現大幅下滑,同比減少42.8%,環比減少39.2%。
(二)對非洲出口所占比重逾五成且逆勢增加,對歐盟和東盟出口均減少。2014年上半年,廣東對非洲出口摩托車86萬輛,增加6.5%,占同期廣東出口摩托車總量的(下同)55.5%,其中對尼日利亞出口26萬輛,增加40.2%。此外,對歐盟出口6.2萬輛,減少16.6%;對東盟出口4.9萬輛,減少4.2%。
(三)私營企業出口占6成,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逆勢增長。2014年上半年,廣東私營企業出口摩托車93.1萬輛,減少13.6%,占同期廣東摩托車出口總量的60%;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出口57.8萬輛,增加6.4%,占37.3%。
(四)出口品種仍以中小排量摩托車為主。2014年上半年,廣東摩托車出口以排量不超過250毫升的中小排量摩托車為主,其中出口排量超過50毫升不超過250毫升的往復式內燃機摩托車144.2萬輛,減少8.7%,占同期廣東省出口摩托車總量的(下同)92.9%;出口排量不超過50毫升的往復式內燃機摩托車5.2萬輛,增加5.4%,占3.4%。
二、當前我國摩托車行業生產和出口面臨的困難及相關建議
(一)摩托車出口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產品結構亟待改善。上半年,全行業摩托車產銷低位運行,產銷量同比下降明顯。累計完成產銷1037.21萬輛和1041.74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8%和9.1%,產銷量同比已連續四年下降[1]。 我國摩托車出口產品結構單一,產能多集中在中小排量、中低端的摩托車產品上,尚不具備自主研發大排量、低排放、高性能、高技術含量摩托車發動機的能力,而大排量摩托車才是歐美等高端市場的消費主體,出口產品結構亟待改善。
(二)國外同行競爭力上升進一步加劇出口難度。日本作為傳統的摩托車出口強國,在本國生產和出口高檔摩托車的同時,利用自身品牌、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周邊摩托車重要市場印度、越南等國家的投資建廠力度。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1-5月日本出口摩托車20.2萬輛,同比增長了8.7%[2]。而同期中國摩托車行業的主要國外競爭對手印度、印尼等新興經濟市場由于制造成本的逐漸降低,亦進一步侵占我國的出口市場份額。
(三)各國相繼提高技術準入要求,出口面臨新挑戰。中國摩托車和通用動力機械產品的出口目標國在環保、節能、安全方面的要求日趨嚴格,其表現形式為各類法規、指令、標準和認證等,對我國摩托車、通用動力機械產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資質認證提出了較高要求。歐洲議會批準的一項法規規定,從2016年起,歐盟銷售的新摩托車和機動車所排放的污染物將有所減少,并需配備更安全的制動裝置,從而減少事故數量[3]。近期巴西政府定于2014年實行該國的“國四”排放標準。該排放標準相當于歐盟的‘歐四’排放標準,這樣的排放標準歐洲將在2016年才得以實施。各國相繼提升技術水平要求,勢必給我國摩托車出口構成壓力。而我國國產摩托車種類雖然很多,但技術薄弱,產品檔次較低,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價格優勢上,在安全性和科技含量上均不占優勢,面對國外技術壁壘壓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