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鐵礦砂產能加速擴張,鐵礦砂市場供應過剩,國際礦業巨頭打響價格戰,鐵礦砂價格持續下跌。據海關統計,2014年上半年經廣東口岸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以下簡稱“鐵礦砂”)1328.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4.7%;價值100億元人民幣,增長0.2%;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752.4元人民幣,下跌12.7%;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一、2014年上半年經廣東口岸鐵礦砂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進口量高位震蕩,進口均價持續下跌。2014年上半年經廣東口岸鐵礦砂進口量高位震蕩,除3月、6月單月進口量較低外,其余4個月單月進口量均維持在230萬噸以上的高位。6月份單月進口量減少至184.7萬噸,同比增加37.1%,環比減少31.1%。鐵礦砂進口平均價格持續下跌,6月份跌至每噸624.4元,同比下跌20%,環比下跌11%,比去年3月的高位下跌了31.3%。
(二)自澳大利亞、巴西進口增加,自伊朗進口持平,自南非進口減少。2014年上半年,經廣東口岸自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砂476.1萬噸,增加43.5%,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鐵礦砂進口總量的35.8%;自巴西進口404.6萬噸,增加25.5%,占30.5%;自伊朗進口112.8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8.5%;自南非進口81.7萬噸,減少31.1%,占6.6%。
(三)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外商投資企業進口量增加迅猛。2014年上半年,國有企業經廣東口岸進口鐵礦砂999.2萬噸,增加6.8%,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鐵礦砂進口總量的75.2%;民營企業進口176.3萬噸,增加6.2%,占13.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53.1萬噸,劇增1.7倍,占11.5%。
二、近期經廣東口岸鐵礦砂進口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鐵礦砂產能加速擴張,鐵礦砂供應過剩加劇,價格持續下跌。今年以來,全球鐵礦砂產能加速擴張,國際礦業巨頭紛紛擴產,第一季度,巴西淡水河谷鐵礦砂產量同比增長9.6%至7110萬噸,澳大利亞力拓同比增長8%至6640萬噸,必和必拓同比增長23%至4957萬噸,FMG同比增長17%至2960萬噸。4月,必和必拓將本財年產量目標上調至2.17億噸;同月,淡水河谷宣布,巴西國家發展銀行已經批準總價值62億雷亞爾的融資合約,以落實其卡拉加斯礦項目;FMG表示已實現了年產能1.55億噸的目標;5月,力拓也宣布其在澳大利亞的鐵礦砂年產能已提高至2.9億噸,較預期早兩個月。四大礦山占據全球鐵礦砂市場份額的70%,其產能的加速擴張,加劇了全球鐵礦砂供應過剩的狀況,導致鐵礦砂價格持續下跌。
(二)貿易融資導向推動鐵礦砂進口量增加。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市場持續低迷,鋼鐵生產放緩,鋼企對原料采購意愿普遍不高,鐵礦砂需求增長緩慢,而進口量卻逆勢上揚,其中貿易融資導向的進口占很大因素。6月末,全國進口鐵礦砂港口庫存達1.15億噸,同比大幅增加了4170萬噸,增幅為57%,連續五個月高于1億噸,據調查,其中30-40%為“融資礦”,主要是國內鋼廠或貿易商利用鐵礦砂進口合同,通過銀行開出遠期信用證,在短期內獲得相對低利率低門檻的資金的融資模式。盡管4月份以來,由于銀監會的監管跟進,“融資礦”的規模有所收斂,但從當前持續超高的港口庫存看,貿易融資導向的進口仍是推動鐵礦砂進口量持續高位的重要因素。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國際礦業巨頭挑起價格戰,國內鐵礦業處境艱難。隨著全球鐵礦砂產能擴張,相關礦企競爭熱度不斷升溫,一場針對鐵礦砂的價格戰已經打響。國際礦業巨頭紛紛對華降價,近日,FMG在最新發布的鐵礦砂折價銷售信息中稱,將按不同品種對出口中國的鐵礦砂給予8%和14%的折扣,而之前的折扣力度分別為6%和12%;力拓集團也將低品質鐵礦砂折扣力度從6%提高至13%;淡水河谷62%~63%品位SSFG鐵礦砂合約,也為部分中國客戶提供每噸2.5美元的折價。鐵礦砂價格下跌雖然有利于我國鋼鐵產業減輕成本負擔,增加盈利,但同時也對國內鐵礦業造成重創。目前鐵礦砂進口價格已逼近國產鐵礦砂的成本線,國內鐵礦砂生產陷入了虧損的境地,許多中小礦山開始大規模減產甚至停產,大量涉礦項目也被迫中止。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CMMEA)數據,在中國已有20-30%的礦區關閉,中國鐵礦業處境十分艱難。
(二)我國鐵礦砂供應安全保障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了打破國際礦業巨頭對鐵礦砂供應的壟斷以及國際資本對價格的肆意抬高,我國啟動了鐵礦砂供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走出去”戰略,不斷加大國產鐵礦和海外權益礦的開發投入,預計到2015年國產礦將增至4.5億噸,海外權益礦也將達到1.5億噸,屆時將實現50%以上鐵礦砂自給,國際礦業巨頭的壟斷將被打破。然而,由于我國鐵礦資源貧礦多、富礦少的分布情況,國產礦開采成本偏高的現狀短期內難有較大改善,近年投資的海外權益礦也剛剛形成產能,初期成本也仍較高。相比之下,國際大礦山的生產成本十分低廉,一旦國際鐵礦砂價格降至80美元/噸甚至更低水平,不僅中國自產鐵礦砂成本難以支撐,中國近年來形成的海外鐵礦砂供給能力也將面臨投資失敗的風險,我國剛剛構建起來的鐵礦砂供應安全保障體系將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