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屏幕拼接系統從技術類型來分的話,主要有DLP、液晶LCD和等離子PDP三大類,其中DLP拼接應用最早也最為廣泛。隨著近幾年的LCD、PDP拼接(亦稱平板拼接)技術的發展,DLP的市場地位受到了二者越來越大的沖擊,憑借著各自的優勢,目前已形成了背投拼接與平板拼接平分天下的局面。
一、三大大屏拼接技術簡介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種技術的區別:
DLP的全稱為“DigitalLightProcession”,中文意思是數字光處理,也就是說這種技術應用了數字微鏡晶片(DMD)來作為主要關鍵處理元件以實現數字光學處理過程。其原理是將通過燈泡發射出的光通過一個色輪將光分成RGB三原色,再將色彩由透鏡投射在DMD芯片上;以同步訊號的方法,把數字微鏡晶片的電訊號,將連續光轉為灰階,配合R、G、B三種顏色而將色彩表現出來,最后反射經過投影鏡頭在投影屏幕上成像。
從DLP的技術原理上來說,具有以下優勢:
全數字化:DLP技術提供了一個可以達到的顯示數字信號的投影方法,這樣就完成了全數字底層結構。
精確的灰度等級:它的數字性質可以獲得具有精確數字灰度等級的精細的圖像質量以及顏色再現。
反射優勢:因為DMD是一種反射器件,它有超過60%的光效率,使得DLP系統顯示更有效率。
無縫圖像優勢:由于采用背投方式,可使圖像100%投影屏幕全部,通過特殊處理的屏幕邊緣,使屏幕之間縫隙小于0.5mm,俗稱無縫拼接。
可靠性:DMD有效使用壽命可達十萬個小時。
當然DLP拼接也有它的缺點。由于DLP拼接的光源是來自于燈泡,導致它的功耗大,散熱量高,而且使用一段時間以后就會出現亮度降低,致使用戶必須不斷更換燈泡來保持最初的顯示效果,而且它的單元箱體較大,安裝時會帶來一些麻煩等等,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
不過隨著拼接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DLP拼接采用了LED光源之后的DLP拼接單元,不僅在使用壽命上得到了較大的突破,同時在色彩、功耗等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改變,讓DLP拼接繼續保持市場領先的優勢。
LCD的英文全稱為LiquidCrystalDisplay,LCD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因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發光,所以在顯示屏兩邊都設有作為光源的燈管,而在液晶顯示屏背面有一塊背光板(或稱勻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熒光物質組成的可以發射光線,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勻的背景光源。背光板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后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液晶液滴的液晶層。
液晶層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細小的單元格結構中,一個或者多個單元格構成屏幕上的一個像素。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