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大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印染廢水排放量約3~4萬噸/天。該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于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任何一個項目的建設,必然會對其周圍的環境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影響,而這些影響的程度大小,依賴于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有效和經濟。
目前處理印染廢水的常用方法大致分為: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化法。
1、化學法包括混凝法、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法等,其技術優點為:對C0D的去除效果好,對疏水性染料的脫色率高;技術缺點為:對親水性染料的脫色效果差,處理成本高,泥渣難處理,另外本方法不適合大流量的處理,
2、混凝法對COD的去除效果較差;物理化學法包括吸附脫色、混凝沉淀、臭氧、氯漂白等化學氧化法、離子交換、超濾膜脫色光催化、高壓脈沖電解法等,其處理效果顯著,技術缺點為:處理費用高,適應范圍窄,易產生大量難處理污泥。
3、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處碑方法,是目前印染廢水處理的主導工藝,可處理印染工業廢水所含有的大量能被生物氧化可溶性物質,主要包括好氧法和厭氧法。生化法中生物接觸氧化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廢水處理方法,它在印染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并已出現了工業化的生產裝置,該裝置的主要特點是處理效率高,容積負倚可達1.5 kg/(m·d)-3 kg/(m·d),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生物量多(種類也多),對生物難降解的物質也能除去,同時可用于三級處理脫氮,但它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填料容易堵塞,需經常進行沖洗,在處理印染廢水時,氣水的比值較高,約1.15~1.25,動力消耗較大,在一般情況下,每處理1 t廢水約需0.4度~0.5度電,較活性污泥法偏高。由于印染廢水成分非常復雜,有時采用單一的處理工藝往往很難獲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根據污染物的組成和性質選擇多種方法聯合處理印染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