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煤炭巨頭神華、中煤率先降價,5500大卡動力煤跌破600元大關;美國、澳洲、印尼等進口煤炭“大兵壓境”,進口煤限制政策暫時擱淺;各地方政府紛紛逆市而動,相繼采取煤電互保措施;煤炭主產區外運嚴重受阻……在上述諸多大背景下,日前,國家修改了《煤炭法》,以繼續推進煤炭市場化進程。
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對《煤炭法》進行修改,新的《煤炭法》取消了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經營許可證,為中小企業進入煤炭行業松綁。至此,存續多年的“兩證”壽終正寢。
煤炭營銷專家李朝林表示,“兩證”取消降低了政府對煤炭生產經營活動的干預,在客觀上降低了煤企的行政管理成本,有利于煤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煤炭經營許可證的取消,可以增加煤炭的銷售渠道,對于改善當前煤炭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是有利的。
降低權力尋租空間
據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經營許可證取消之后,煤企將正式進入“四證一照時代”。煤炭生產企業只需采礦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即可生產,而煤炭貿易企業只需要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法人身份證、開戶許可證。此項政策已于6月29日開始施行。
據了解,過去,煤炭生產企業必須辦理煤炭生產許可證才能生產,煤炭生產、經營企業必須辦理煤炭經營許可證才能進行正常的煤炭經營。業內人士稱,這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給煤炭生產、經營企業帶來巨大的“隱性成本”;而且,煤炭生產許可證的實際意義不大,基本上屬于重復監管。
有業內人士稱,煤炭生產、經營許可證應該取消,要不每年年審都有腐敗收入,對于煤企而言,小微企業可以自由進入,不再需要掛戶繳納管理費。
煤炭行業資深專家李延也認為,“兩證”取消意味著煤炭生產、經營企業不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為“兩證”的辦理和年審四處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