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泰君安期貨主辦的“瀝青期貨上市投資推介會”29日在上海舉行,證券時報記者在會上獲悉,石油瀝青期貨目前已完成上市準備工作,或于10月初上市。此外,原油期貨相關籌備也在積極進行中。
“瀝青期貨已準備就緒,上市時間很可能在國慶長假過后10月初。就是否開設連續交易我們征求過多方意見,多數會員都很支持瀝青推出夜盤。”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負責人還透露,上期所將繼續推進原油期貨,爭取年內做好上市準備。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能源化工品種上,將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與石油公司溝通,條件成熟后將盡快推出更多新品種。
國泰君安期貨代理總裁壽亦農指出,瀝青期貨的推出將進一步完善國內能源化工期貨序列,其上市前景被市場廣泛看好,更是為將來推出原油期貨熱身。“瀝青產業鏈聚集了眾多民營廠家和貿易商,規模大、資金實力雄厚。這部分產業投資者善于靈活運用期貨工具,是未來瀝青期貨市場的中堅力量。”
6月中上旬,上期所已完成石油瀝青期貨合約規則草案的征求意見工作。根據相關草案,石油瀝青期貨交易代碼為BU,交易單位為10噸/手,每日價格最大波幅為±3%,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4%,最小變動價位已調整為2元/噸。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交割品級為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瀝青期貨模擬交易已于8月1日起正式啟動。
殼牌公司瀝青專家石擊林稱,影響中國瀝青現貨市場的因素主要包括公路建設需求、進口及焦化調油、企業的冬儲操作等。從國內瀝青的消費結構來看,道路建設年需求約1200-1500萬噸,其中高速公路預計500-600萬噸/年,以進口為主;防水行業年消耗250-300萬噸,全年消費穩定;其他工業用途有油漆涂料、絕緣防腐、電纜電工等。
多數與會企業對即將上市的瀝青期貨表示出濃厚興趣,相關統計顯示,瀝青期貨與原油相關度在75%以上,分析人士認為涉油企業也可以利用瀝青與原油的相關性來進行套保。
“國內‘三桶油’有交割廠庫所以對瀝青期貨都很積極,他們可以利用期貨套保來處理過剩庫存,國內瀝青進口要通過代理商操作,代理商對瀝青期貨也有很大的潛在需求。”石擊林表示。不過他也指出,由于國內外價格倒掛,而海外定價中心在新加坡,外商參與國內瀝青期貨積極性可能有限。此外瀝青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近年有收窄趨勢,這可能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參與熱情。
據石擊林介紹,從國際投資者的操作習慣看,部分進口瀝青通過燃料油紙貨進行套期保值,新加坡180#燃料油指數與瀝青合理比例約為0.95,受國際原油波動的影響較大,其價差規律也存在不可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