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參股幾個文化產業項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創投的。近年來,文化產業已成為創投界眼中最具投資機會的“金礦”之一,各類文化產業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不過,也有投資界人士用“錢多、人傻、速來”來形容這一行業的非理性,發出“資本是推動產業發展的良方還是毒藥”這個疑問。
日前結束的第八屆深圳文博會上再次傳出交易額創新高的消息。數據顯示,本屆深圳文博會總成交額達1432.90億元,同比增長15.05%。而在同期舉行的2012深圳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峰會上,業內人士在指出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指出其存在的隱憂和風險。
政策春風引投資熱潮
據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長、深圳市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尹昌龍介紹,在2000~2011年的11年間,中國出臺了100多部配套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這也是目前所有行業中罕見的高頻率、高密度地推出扶持政策。
政策春風頻吹,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各路資金開始積極挖掘“文化”金礦。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本屆文博會上,吉林、黑龍江、海南、安徽、貴州等省份均召開文化產業推介會。公開數據顯示,各省市收獲頗豐,例如吉林省此次重點推介文化產業項目101個、現場簽約項目15個,引進資金近350億元,創下該省文化產業項目單次簽約金額新高。
2012深圳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峰會也得到多家知名創投機構捧場,主辦方將53個項目詳細情況逐個列出,還選取了3個項目進行現場路演。
據投中集團統計,2011年,一共有15只專業的文化產業基金宣布成立,這些基金的總募資規模達381.5億元。
資金涌入:良方還是毒藥?
政策的扶持讓文化產業開始成為投資界的寵兒。清科研究中心數據庫顯示,201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近成立的專項基金已超過十余只。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1年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基金數量已經超過100余只,已經募集資金總量約為1300億元。
此次文博會期間,去年7月成立、有著文化產業投資“國家隊”之稱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也高調出手,與視訊中國、浙江華數、廈門游家、駿夢游戲以及開心麻花五家企業簽約。
該投資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募集60億元,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是目前唯一一只中央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此前僅投資了新華網和中國出版集團兩個項目。此次簽約五家企業,表明其投資步伐明顯加快。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