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和質檢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機動車檢驗機構“社會化”成為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相關部門的退出,將使得此后的機動車年檢更為客觀、公正。”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不過,由于機動車檢驗新政所帶來的業務量下降,令原本有意經營機動車檢測的4S店人士都表示,將持謹慎的投資態度。
“車蟲”客戶量下降
“在新規則執行之后,我們的業務量可能會下降一些。”北京一位從事代理驗車的孟先生表示,但他也表示,影響并“不會太嚴重”。
從2001年開始,孟先生開始從事代理驗車這一行業。用他自己的話說:“很少有人僅依靠驗車這一環節掙錢了,現在‘車蟲(即從事代理驗車的人員)’的收入已經被大大攤薄了。”
在北京西郊的一家檢測場門外,各色修車店鋪密布,依靠于驗車業務,針對驗車環節的車輛維修,已經形成了修理、驗車“一條龍”的服務,這是當下眾多“車蟲”的生存方式。
據了解,代理驗車基本上集中在老舊車型上,“按照新規,我們損失的客戶是那些有4年車齡、第二次驗車的車主。”一位“車蟲”向表示。
目前,“車蟲”的主要顧客也是老舊車主,可達60%以上。因此,在新規執行之后,代理驗車這一灰色地帶將更加專業,“車蟲”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車主年檢費用減少
在《意見》公布之前,不少地區已經先行試水檢測機構社會化經營。據了解,目前包括四川、黑龍江、江蘇、山東、上海等多個省市已經實現了部分機動車檢測機構的社會化。
“民營的最大好處就是審車過程更加便捷且透明。”武漢的一位車主表示。
“隨著民營資本的加入,檢測站的服務水平也有了提升。”成都一位車主表示,“現在車和資料送過去后,可以在服務大廳休息、上網,有的檢測站還提供免費茶水。”
這種轉變,根本上在于競爭體系的引入。機動車檢測新政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機動車檢驗業務量大大降低,客源的爭奪也趨于激烈。
從私家車主的個人經歷來看,以前購入新車后,正常保養且沒有出現過嚴重交通事故的車輛,在6年內也需要平均花費約600元檢測車輛,而現在僅需要190元左右,在此項費用降低約近七成。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按照此前的機動車年檢制度,截至2009年底的所有私人轎車,以及2011年、2013年新增私人轎車,均應在2015年進行機動車年檢,而這3個年份的待檢私人轎車數量總額為4586萬輛,按每輛車190元的檢測費用計算,檢測費用總額將超過87億元。但是,按照年檢新政,到2015年,2011年和2013年新車將不需上線年檢,檢測費用也將下降至4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