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運輸是國際物流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過海上航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之間運送貨物的一種方式。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運大國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海運事業發展迅猛,港口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保持快速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2011年,世界經濟放緩、貿易增速下滑等不利因素給全球海運業帶來了較大沖擊,海運業運力過剩現象表現突出。截至2011年底,我國擁有沿海運輸船舶10902艘,凈載重量5780.47萬噸;遠洋運輸船舶2494艘,凈載重量6703.86萬噸。
2012年以來,海運市場并未迎來修復性反彈。2012年BDI平均值為920點,而2011年平均值為1549點,同比下降40.6%。截止2012年底,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萬噸以上干散貨船共計1618艘/4940萬載重噸,700TEU以上集裝箱船(不含多用途船)共計149艘,總箱位數44.8萬TEU。
截止2013年9月30日,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萬噸以上干散貨船(即除去集裝箱船、重大件船等特種船之外的普通貨船,下同)共計1660艘/5219萬載重噸,運力增幅1.32%;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700TEU(約10000載重噸)以上集裝箱船(不含多用途船)共計160艘,總箱位數48.8萬TEU,運力增幅為4.5%。
全球海運業的長期需求仍然旺盛,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當中,未來中國將繼續著力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也必然會刺激對大宗物資的消費,進而產生大量的海運需求,這一拉動效應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現出來,中國海運業的發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