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彩電業務的下滑成為全行業的共同命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內銷市場總量為2093萬臺,同比下降9%;銷售額為696億元,同比下降15%。預測,盡管下半年銷量有所回升,但全年彩電銷售總量仍將同比下降4%至4590萬臺。這將是彩電業30多年來首次出現行業性負增長。
以今年“十·一”黃金周來說,當多個行業迎來消費高峰,彩電市場卻呈現低迷形勢。全渠道數據顯示,9月22日至10月5日的兩周內,國內彩電零售量437萬臺,同比下降8.1%;零售額165億元,同比下降15.6%。
彩電行業進入盤整期
四川長虹近日發布彩電企業第一份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2.8億元,同比降1.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巨虧3.14億元,同比下降201.28%。此前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增的TCL,其業績增長則主要來源于華星光電和通信業務的穩定增長,三季度彩電銷量總體下滑。三季度,TCL多媒體業務實現液晶電視銷量434.6萬臺,同比下降0.6%,其中中國區銷量同比下降10.3%,海外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2.3%。創維發布的今年4——9月的電視機銷售報告顯示,在中國市場電視機銷量達到432.8萬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但銷售額則減少13%。
2014年,主導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康佳,彩電業務更是大幅下滑。一年來,康佳為轉型打了一套“組合拳”,出戰略,推產品,聯合騰訊、優酷。眼看到了年底盤點的時候,康佳又喊出彩電促銷,欲以價格戰戰術沖擊年度業績。但是,從半年報數據來看,目前康佳的轉型并未見到效果,彩電業務兩年來首次出現了下滑。康佳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康佳實現營收83.98億元,同比下降10.8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536.01萬元,同比增長1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錄得1.72億元虧損。康佳稱,由于受到彩電市場銷量和銷售額下降的影響,公司彩電業務銷售收入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彩電銷售市場雖說不上是哀鴻遍野,但沒有一家彩電企業銷售額增長,下滑成為所有彩電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互聯網企業搶食“蛋糕”
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表示,彩電行業已經進入新常態時期。而在需求下降、面板價格高企、廣電系統整改令等壓力下,增速放緩,競爭轉向存量成為新常態初期顯現特征之一。
傳統彩電企業的窘境與來自互聯網行業的跨界競爭直接相關。不僅樂視、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爭相跨界進入,電商巨頭阿里也借與創維、海爾等傳統彩電企業的合作跟進電視領域,甚至連華為這樣的通信技術公司也著手布局電視業務,與創維聯合推出“智慧屏幕”,試圖分食智能家居這一塊千億級別的“蛋糕”。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中怡康數據,從年累計銷量來看,今年1——8月份,樂視TV超級電視從第一季度的1.83%、2.77%、3.62%飆升到了8月份的5.82%。
銷售受到互聯網企業影響,內容上又遭受更加嚴格的管制。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一再下令,下架電視端視頻APP。業內的共識是,在視頻、游戲、教育、電商幾類應用中,視頻應用對電視用戶的吸引力最大,也是智能電視最有競爭力的賣點,而恰恰廣電在這里加了一道門,打擊了廠商推廣互聯網視頻的熱情,讓已經逐漸離開電視屏幕的年輕消費者更加遠離。
消費乏力影響產品銷售
面對銷售市場的整體下滑,彩電企業也寄希望于通過“降價”、“團購促銷”,甚至大打粉絲牌,刺激消費,但依然無法扭轉市場頹勢。而消費乏力是根本原因。
在今年年中,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曾預言,今年國內彩電市場將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
多年以來,支撐彩電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購買力”正在消失。彩電銷售市場不增長或者負增長將成為新常態。不可否認,在一些高端產品和高端市場上,剛性需求還是比較強烈。但是對于國內彩電企業來說,高端增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中低端市場下滑的速度。
2014年,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也影響了彩電的銷售。“房地產市場低迷對彩電的影響頗大,并且移動電子產品如大屏手機、平板電腦的高頻使用,也令彩電的重要性降低。”創維集團銷售人員坦言。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在2014第二季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發布會上呼吁,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引導彩電產業健康發展。這種局面顯然不是靠彩電企業自身的價格策略、營銷創新和產品技術升級就可以緩解的,關鍵是來自市場的消費者,當前的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都因為整個經濟發展形勢而變得謹慎。
下滑形勢還將持續幾年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彭健鋒分析預測,未來彩電業的新增長點將是第一批液晶電視的更新換代,4K高清、大屏、智能電視將迎來更大發展。也預計,今年下半年彩電產品的高端化趨勢將繼續持續,預計下半年UHD超高清產品滲透率為24%,總量為597萬臺;大尺寸產品滲透率為26%,總量為650萬臺;智能電視滲透率為70%,總量1759萬臺。
業內專家表示,至少未來2——3年內,整個國內彩電市場消費需求將保持在一個低速甚至下跌的軌道之中。彩電企業的發展將謀求新的突破和變革,海信、TCL、創維、海爾、長虹、康佳等彩電企業或將主導市場競爭格局。不排除會在這一輪的“市場下滑”中迎來新的變局,彩電行業將步入新的寡頭壟斷時代,將會有大的彩電企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兼并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