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煤炭市場一直供大于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而預計煤炭消費總量39.52億噸。喬振杰認為這是造成煤價不斷下滑的主要原因。
國企和民企之間仿佛隔著面玻璃墻。烏蘭色太煤礦合伙人聶占寬說,“神東交的資源費2毛/噸,我們要2塊/噸;神東只要交國稅,我們除了國稅還要交地稅,這4年來光稅就交了5億。
中國企業家消息,一位在煤炭行業沉浮了近20年的民營煤企老板感嘆,這一次,可能沒有機會再翻盤了。
中國煤炭行業經歷了幾番潮起潮落后,進入近年來史無前例的拐點。民營煤企最先受到沖擊,小煤礦被迫關閉,外地掘金者先后離場,陜西省榆林市大柳塔鎮目前僅存的三家民營煤礦無一不是當地人在經營,產能最低的也在60萬噸/年。
大柳塔鎮規模最大的民營煤礦烏蘭色太煤礦年產能150萬噸,固定資產3.8億元,實際控制人為喬振杰。
喬振杰希望國家能盡快出臺一個限采政策,否則煤礦還是撐不過兩年。但他又悲觀地認為,“推到地方上就亂了,下面根本不會執行。”
地方追求GDP政績的慣性,將催生國企煤礦新的產能,現在很多項目仍然超額開采,核定2000萬噸年開采量,最后超標到3000萬噸/年。
“光這超額的部分,關多少民營小煤礦才能抵消!”喬振杰說。
2015年,大柳塔鎮最大的國企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成立30年,從1998年開始,煤炭產量每年以千萬噸速度遞增是其慶典時展示的業績。
對于正常生產的煤礦來說,當前的煤炭市場價格已降到100多元/噸,同樣是壓在他們頭頂的一座大山。
喬振杰表示,現在經營煤礦比剛起步時都困難,煤礦日產3萬-5萬噸,量小利潤有限。此外,一天電費3萬元,煤礦需要50-60人才能維持正常運轉,如果不經營,光電費、工人工資就沒有著落,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為最大限度提高利潤,喬振杰做了他能做的一切。
他將煤礦的煤從塊煤到米粒煤細分出9種產品,細分市場搶奪客戶,相比而言,在當地獨霸一方的國企神東煤礦的煤炭也不過只有兩種。因為煤質好,喬也自信地說:“只要市場上還需要煤,我們的就能賣出去。”
在市場倒逼下,喬振杰還在煤礦推行精細化管理。
“過去煤礦是粗放管理,現在精細化必須到各個層面”,1月5日喬召集礦上的管理層開會,公布他思考了三個月的計劃。他決定將外包出去的業務全部收回來,最大限度地縮減成本。
他計算這將一年節省5000萬,多少可以讓煤礦走過現在的困境,甚至有點微利。出乎他意料的,對于這個計劃,管理團隊并無異議,煤礦當下艱難的處境大家都深有感受。
然而,更多的因素是他無法改變,甚至無法影響的。喬振杰在煤炭行業沉浮了近20年,這一次,他覺得自己可能沒有機會再翻盤了。
2015年,喬振杰已經開始尋找退路,他和陜西中煤多次溝通,“他們準備購買我們煤礦,只是眼下沒有那么多錢。”喬振杰稱,他開出的條件是自己將控股權全部轉讓,但烏蘭色太煤礦保持經營獨立權,管理層人員不動。
在全國煤炭企業經營異常困難時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煤炭行業要加快結構調整轉型步伐,向整合兼并重組方向調整,客觀上需要加快推進小煤礦關閉淘汰和兼并重組,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對中小型煤礦進行兼并重組,壯大一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還有7000多處,總產能5.7億噸;年產9萬噸以下的有5000多處,產能3.1億噸。業內分析認為,這其中絕大多數為民營煤礦,而行業再次推行兼并重組也意味著,這批歷經數次整合堅守至今的“煤老板”在產業寒冬中正在走向末路。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報告、、調研報告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