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7日,滬深兩市共有107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發布201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據上證報資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107家醫藥企業中,66家預增,22家預減,嘉應制藥、萊茵生物等6家公司扭虧,四環生物和四環藥業則出現首虧。
在業績增長的66家公司中,公司主要產品、特色藥品的銷量無疑成為其推高業績的主動力。今年以來,一直保持“闊步邁進”的獨一味在強勢的新品研發和激進擴張并購之后,業績增幅登上醫藥類上市公司的“榜首”。據獨一味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凈利潤9500萬元至10500萬元,增長幅度為175%至205%.公司表示,中藥系列產品以及奇力制藥產品銷售出現了明顯增長。收購醫院業務后,取得醫院相關腫瘤醫療業務收益。
與獨一味業績增長模式類似,金城醫藥7月8日也公告稱,公司生物制藥領域谷胱甘肽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同時抗生素產品終端市場需求步入平穩,公司采取加大市場開拓、調整營銷模式等措施,主要產品銷量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長。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實現凈利潤2577萬元至2962萬元,增長幅度為100%至130%.
此外,通化東寶、昆明制藥、東寶生物等一批生物制品和中藥類公司也紛紛憑借自家主打產品、特色藥品保持上半年業績增長。
在22家預減的公司中,有近一半是化學原料藥公司,并且業績下降均由各項外部費用拖累所致。其中,海翔藥業于4月7日公布中期業績預告,稱二季度生產經營情況環比有所恢復,但培南類和定制加工業務較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幅度下降,且財務費用等大幅增加,導致2013年1-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70%至100%,凈利潤為0萬元至2066.71萬元。
此外,鑫富藥業于7月13日公告,預計實現凈利潤312萬元至936萬元,下降幅度為90%至70%.公司對此的說明是,新園區形成的固定資產導致折舊費用增加,生產線投產初期原料及動力消耗不穩定導致成本上升;環保投入加大,治理費用增加;同時,借款增加導致財務費用上升;新產品研發投入加大,相關費用上升。
而四環生物和四環藥業首虧則是因資產重組和非公開發行股票產生的高額費用所致。四環生物公告稱,上半年,公司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產生相應的費用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愛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去年同期費用有所增加導致虧損,預計上半年凈利潤-500萬元至-100萬元。四環藥業則表示,報告期內,雖然銷售收入同比有所增長,但由于資產重組的各項費用及計提的壞賬和銷售費用等增加,導致半年度虧損,凈利潤-260萬元至-210萬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