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國際市場看還是國內市場,帶有功能的健康食品需求越來越旺盛,最近國際國內出現的糧食問題也將抬高健康食品的整體需求,從消費者不斷發出對健康食品的追求與食品本身衍生出來的話題來看,已經開始影響到消費行為的整體變化,包括營養食品、功能食品、有機食品、保健食品等。健康產業無論從政府行為到企業行為,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當中,健康食品將是這個變革當中的首膳之區,因此,我們關注健康產業新的動向,必然將關注一些突破產業格局的產品,以及調整后的行情趨勢……
隨著醫藥產品與保健產品市場在不斷擠壓與調整,行業政策的不斷重復,新藥審批難度加大,保健品經營整頓規范,整體健康產業市場在飄搖中艱難行進。醫藥企業與保健品企業想要突破,在努力創新自身技術、科研、資源、銷售等方面基礎上,需要著重看準目前整體消費行為的變化與趨勢,醫藥系統政府監管強化,企業主導作用力在下降,保健品信任度需要給消費者一段時間調整,那么食品方面又如何呢?尤其是我們國內大量中藥為主導的“藥食同源”產品消費潛力日益強大,保健由單純的滋補轉向食補。從現實的意義出發,企業需要審視市場在轉變的進化過程中,“食療市場”將成為我們下個階段整個健康產業的爆發點。
“藥食同源”產品市場拐點
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產品為88個產品,“藥食同源”產品是以藥食同源理論為依據,精選88種最地道的無任何工業、農業、人為污染過的藥食兩用原生中藥材,利用現代制藥技術精制而成,保持了天然藥材原始的生物活性,是源于自然高科技的“原生”中藥產品。根據消費需求統計,目前我們國家消費藥食同源的產品市場主要以粉劑、茶劑與原藥存在,老百姓消費以滋補養身為主,隨著保健業市場的日趨成熟,老百姓在追求健康上更加注重產品的原生藥材,并配合常規的食物,也倍受消費者關注,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的青睞。
由于保健品市場引發的信任危機遲遲沒有消退,中藥市場也存在混亂局面,引導消費出現新的困惑,到底什么樣的產品才符合當今保健產業需求,由于我們國家消費群體基本上非常保守,對于新的合成保健產品使用比較謹慎,因此,傳統中藥保健產品的恢復成為必然的途徑,食療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也便于宣傳與推廣,還有著產品深厚的文化底蘊。
根據資料查詢,唐《黃帝內經?太素》記載:“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表明中醫素有“藥食同源”之說。把中國傳統醫學“藥食同源”理論同現代保健學結合起來,使這些源自大自然的物質具有了濃厚的生活氣息,也強化了健康源于自然的實用性和經驗性,人類生活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原生,健康的消費需求便自然流露出來,市場潛力非常強盛。
“藥食同源”產品經營基礎
資源問題一直是產品最后的防線與追初的突破口,為此,雖然藥食同源有市場基礎,但從經營的角度分析,仍然需要審核是否具備做市場的大規模推廣,或者說做市場的規模化經營。我們知道消費者對一個產品的認定必須從入口到入心的整合過程,才能完整理解產品的適應過程,產品投放市場的基礎,一是看集群效果,二是看經營消費面積,本身產品作為一種嫁接消費者的手段,認識產品到消費產品必然有一個過程,藥食同源產品作為食品類別,屬于快速消費品的一個種類,因此,市場基礎無須質疑。
1、藥食同源產品的包裝:藥食同源產品的包裝需要突出實用、便捷,不追求華麗,新穎的包裝與實用的包裝結合,也不宜采用成本高的包裝,最好是一次性包裝出現,相對來講包裝上需要更新,但更注重環保、簡潔、實用,價格合理。
2、藥食同源產品的價格:一般保健品的價格空間比較大,因此藥食同源產品需要在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中間取一個合理的消費價格,價格空間追求規模與量,作為企業利潤重要的一個價格杠桿環節,著重需要考慮產品的少量多次為主的價格控制體系。
3、藥食同源產品的服務:一般食品店或者超市,消費服務基本沒有,全部靠消費者自行選購,自行挑選,所以很多客戶消費產品多數靠直覺,銷售也是依靠傳統的產品影響力與日常快速消費的影響力,所以藥食同源產品要強化服務體系建設,保健產品的服務體系可以應用在這個上面,基礎會更扎實。
4、藥食同源產品的工藝:藥食同源產品大部分依靠日常消費中的口感,口感好,功效明顯,加工工藝比較先進或者出現產品的形式比較特殊,那么整體產品的形象就會提高,因此,做藥食同源產品必須要強化產品的加工工藝,不能與普通食品一樣,粗放加工。
5、藥食同源產品的儲藏:普通食品的倉儲比較簡單,保質期也相對較短,因此消費者對倉儲的要求不高。藥食同源產品作為副價值比普通的要高幾倍,就必須要對產品的儲藏有所考慮,也就是說產品要區別不同的應對需求,倉儲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選擇標準之一,同時也是體現產品價值的因素。
5、藥食同源產品的熟知度:做藥食同源產品在選擇產品上要首選考慮產品在消費者的熟悉程度,比如做三七、紅花、百合等,大部分消費者比較明白,也知道產品能夠做什么作用,所以在接受上更能夠產生共鳴。
“藥食同源”產品營銷模式
一般我們對食品的經營模式看的比較簡單,生產加簡易包裝,通過賣場等渠道進行銷售,完成基本的銷售模式,從集散到歸攏銷售的過程,基本上延續一種統一的銷售格局。藥食同源產品的銷售模式需要有進一步提升,要拋開傳統模式的禁錮,立足新,立足特的經營模式思路,把一種產品的副價值提高到消費者主動認可的地步,也就是充分利用買方的需求,革新食品的銷售方式,尋找出食品銷售的新途徑。
藥食同源產品的銷售模式可以采用更加現代的手段來參與銷售,根據目前市場存在的銷售模式分析,直銷與連鎖將成為未來藥食同源產品的主打銷售模式,直銷更能讓消費者減少支出成本,連鎖能更加體現服務的價值,食品消費也就是吃的消費,吃出健康、吃出順心、吃出特色、吃出品位肯定成為主流,因此,健康的交易方式將是成為食品銷售的重要突破口。那么什么樣的交易方式屬于健康的方式呢,一是心理需求,二是實體需求,心理需求是對食品本身從包裝到宣傳整個過程具有品牌意識、價值意識、賞心意識等,實體需求是食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每天必須的消費品,因此,做好心理需求是關鍵。
藥食同源產品的銷售模式要從教育消費模式與引導消費模式入手,通過電子商務與實體產品展示結合起來,展開立體多方位的地面傳播,有效利用消費的空間,展開消費數據庫的積累,不斷創造新的消費模式,最終落實到有自己的固定消費客戶與消費渠道,形成一個立體的交叉網絡,也就是最后形成一個“網格式銷售模式”。
“藥食同源”產品發展趨勢
無論從國際市場看還是國內市場,功能性健康食品需求越來越旺盛,最近出現國際國內的糧食問題也將抬高健康食品的整體需求,包括食品的價格、食品的需求、食品的安全、食品的多樣花等必然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形的外圍熱度將大大促進食品行業的整體開發。藥食同源產品的出現與發展,必然將是國內醫藥企業、食品企業重點關注的地方,從行業上看,需求是存在的并在不斷優化結構與調整質量上,滲透到健康的概念上,也是新消費的一個最大特點,從環境上看,大環境有很好的鋪墊,比如環保意識、健康意識、消費理性意識等,追求一種健康時尚的健康食品,也是消費者日益需求的趨勢。小環境就是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與健康之間的矛盾,已經在消費者中間發哮,而我們國家老百姓對中藥的認可也越來越重視,包括國家的引導。因此,藥食同源產品的趨勢是我們對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行業的延伸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