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19歲從山西陽泉到夢想中的北大讀書,23歲遠渡重洋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31歲創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一度被人稱為“北大才子,業界帥哥”。
如今百度打出“活的搜索,改變生活”的口號,目的就是要百度更加注重和用戶的交流,增加互動性。
雖然百度的“中國+搜索”概念已經得到了納斯達克、摩根斯坦利、高盛和瑞士銀行等眾多國外投資機構的看好,但李彥宏最終并沒有告訴筆者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具體時間。
筆者:有人這么說,百度做事情是方向明確,但不跟潮流。您認為是不是和您的性格特征有關系?
李彥宏:這個肯定是有關系的。我這個人做事不是覺得別人時髦就去做,做事情我都會先經過一下自己的腦子。這個是我在上大學時候養成的一個習慣,或者說獲得了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什么事情之前我都會通過自己的腦子想想是不是適合我做,如果是適合我做的才會去做。
筆者:百度一直都很低調,一直主要靠民間的這種口碑來傳播,比如一些東西GOOGLE搜不到,百度可以做到。您認為這種民間的傳播方式是不是太原始了,為什么不做一些宣傳呢?
李彥宏:其實我覺得這種傳播方式,在其他領域看來是比較原始的,但在互聯網這個領域,特別是搜索引擎這個領域,這種傳播方式是很好的一種方式。百度現在擁有幾百萬忠實用戶,只要用戶認為一個搜索引擎好用,他就可能經常來用,從而形成一種習慣。當和別人談論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就會說我在什么什么搜索引擎能查到什么什么東西,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達到了宣傳的目的,所以只要你的搜索引擎達到一個用戶數量基礎,那它的地位是很難被撼動的。
筆者:去年3月,百度提出了“活的搜索,改變生活”的口號,您能解釋一下這個口號的具體含義嗎?
李彥宏:我們當時剛提出來的時候,也有相當多的人不理解。這個口號的主要意思是說百度更加注重和用戶的交流,以此來增加互動性。比如說我們增加了網上搜索MP3的信息,還專門開發了搜索圖片的功能,最近又推出了新聞圖片的搜索,從而更方便用戶去查找。但是最能體現這個口號特點的是,我們新上線的一個功能——“貼吧”。“貼吧”的推出就提供了這么一個途徑:當你搜索一個詞的時候,除了你能看到與這個詞相關的現在已經有的網頁,還能看到網民對這個詞的討論,你可以參與其中,這樣的話這個搜索引擎就活起來了,不再是一個死板的搜索模式了。所以說這個“貼吧”的可擴展性是很大的,每個被用戶搜索的關鍵詞都對應著一個“貼吧”,可以供大家討論,從而達到互動的效果。這個也是百度和GOOGLE的最大區別。
筆者:百度曾經說要收購門戶網站,擴大品牌的影響。現在用這種注重與用戶交流的方式來面對消費者,您有沒有考慮過像國外的一些搜索引擎那樣,做一部分內容來吸引消費者?
李彥宏:當初百度要收購門戶網站的時候,思路也是要讓百度盡快變成一個消費品牌。因為那時百度給人的印象就是做技術的,只有圈內人知道,圈外人都不知道。我們當時就是想如何能迅速擴大影響,讓大家來百度搜索,所以想用收購來達到這個目的,但后來我們發現自身的發展很快,知名度提升非常快。
筆者:搜索引擎主要靠什么來盈利?
李彥宏:搜索引擎在一般用戶看來是一個工具,但是對于商業用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目標廣告品牌。
筆者:如今網絡已經走向春天,您怎么看待現在的網絡世界?
李彥宏: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想進來,它必然產生泡沫。最后生存下來的畢竟是少數,網絡也是一樣的。1998、1999年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網絡太神奇了,很容易發財,大家都來做,但當他們涌進之后發現沒有想像的那么容易。所以經過兩三年的淘汰之后,剩下的都是做得不錯的,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現在富豪榜上出現了許多網站CEO的名字,這說明在中國做網站有很多機會的,現在中國互聯網已經能夠達到國際水準,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正常的。這種現象也鼓勵了創業精神,并促進了整個經濟的發展。
筆者:網上有這樣一篇文章說,您不愿讓別人給你貼上“海歸”的標簽。
李彥宏:因為我覺得“海歸”不應該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來對待,包括政府給“海歸”的一些優惠政策,我認為是不應該的。“海歸”和所有中國人一樣,別人什么待遇我們也應是什么待遇,我們不需要別人把我們捧起來,也不希望受到別人的歧視。我們很了解國外的一些商業理念,中國這方面的東西我們也需要理解,將東西方好的理念融合起來。中國的企業家也需要了解西方的先進商業理念,我們沒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不愿貼上“海歸”的標簽。
筆者:國外大學和國內大學有什么區別?你在國外大學學到的創業經驗是什么?
李彥宏:國外大學比較純粹,教授們都是想著怎么把研究搞好,眼光比較長遠。中國大學商業化色彩比較濃,分工不那么明確,這也是造成國內學術水平和國外存在差距的原因吧。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不是一個純技術的人員,希望能做一個實際的東西。在國內我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而在美國我真正認識到了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適合做什么,為我今后人生道路的判斷起到積極的作用。
筆者:在百度上市的時候是中國網絡泡沫最厲害的時候,您仍然能堅持下來,是不是您認為有過留學那段苦日子,其他的事情再苦也不算苦了?
李彥宏:在我們創業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大起大落,當別人風光的時候我們在吃苦,我們在積蓄力量。當別人把大把錢花在五星級酒店、高檔寫字樓的時候,我們把更多的錢花在了技術的研發上。2001年,當互聯網處于最低谷的時候,我們毅然走向了這個行業,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我們已經開始盈利了。
筆者:百度目前已經開始盈利了,什么時候上市?
李彥宏:不好意思,這個是機密,不能透露。
筆者:您在工作之余有什么愛好?
李彥宏:作為創業公司,我平時很忙,我有很多愛好,滑雪、打高爾夫等等,但是沒有很多時間去做。平時不喜歡看書,喜歡上網,吸取最新的消息。
筆者:作為一個富人,您1個月花銷多少?
李彥宏:我沒有具體算過,幾千吧?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我去餐館吃飯也看哪個便宜吃哪個。我不認為我是個富豪啊,富豪榜對上榜的人沒有多大意義,也許對看榜的人有意義。但富豪榜鼓勵人們要有創業的精神,我贊同。創業還要有創新能力,這樣才能造福人類。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