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我在微博上提到,未來5年里,全球IT產業的新一輪競爭將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當時由于篇幅所限,未及詳細表述。從微博留言中我看到對此話題感興趣的朋友比較多,所以我將通過這篇博客文章再來解釋一下。
對今后IT業創新與競爭重點的看法仍然基于之前我對全球IT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的判斷。概括地說:
1.整個產業正逐漸由“以PC為中心”轉向“以互聯網為中心”。這并不是說PC不再重要,只是隨著PC的功能不斷被移植到手機、家用電器、汽車等各種終端里,“個人電腦”的定義因此被拓展了——互聯網將無處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互聯網,這是必然的結果。
2.當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端”遇見無處不在的“云”(互聯網),軟件將更多地以服務的形式(而不是封裝到光盤里的產品的形式)呈現;而用戶對“N屏”(不止是PC屏、手機屏、電視屏,還包括日益多元化的其他終端的“屏”)融合的需求則會驅動顯示技術和自然用戶界面(NUI)技術迎來重大突破。
3.最終,所有的終端和“云”將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進而形成更穩固的“云+端”計算基礎架構——可以稱之為“N屏+云”架構。
也許可以用“三國”來喻示三個相對獨立又不乏聯系的競爭區域——今后五年里,IT產業的激烈角逐將以“三國”紛爭的形式展開:
1.圍繞云計算平臺的博弈——關于這方面的技術和產業趨勢我已講過很多,最新的進展是,2月1日,微軟公司正式發布了Azure平臺,與其他云計算解決方案相比,Azure的不同點在于,它可以為客戶提供三個層次的服務,實現數據中心、計算平臺、軟件和服務的按需租用。同時,Azure只是搭建出云計算服務的基礎架構,我們的合作伙伴則可以為各種此前便存在的、基于Windows運行的應用軟件和服務開發出Azure版本,并確保用戶體驗的延續性、一致性和豐富性。
2.圍繞移動互聯平臺的爭奪——云計算服務對于網絡帶寬、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而移動寬帶互聯網則是大勢所趨。從模擬移動通信到數字移動通信、從2G到3G再到未來的4G,從“N網并立”到多網融合,相信在幾年內,用戶便可隨時隨地、以任何終端高速接入互聯網,獲取“云”中豐富的信息與應用。
3.移動互聯網終端與PC之間的較量——PC正變得越來越小,當前,一些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已相當于幾年前的高端PC。一方面,此類終端的計算性能越來越強、擴展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像是PC;另一方面PC對各類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支持也越來越好。或許最終會形成一個統一的平臺,屆時包括PC、手機、電視、汽車在內,所有的終端都可以智能化地相互連接、分享資源、協同工作。當然,這里所說的“端”絕不僅僅指手機,還包括形形色色的、越來越趨向多樣化的終端,像今年CES上涌現的各種智能手機、電子閱讀器、上網本、平板電腦等等。
要想把握戰略制高點、打贏每一場戰役,IT企業首先要有憂患意識,能夠由產業的變革和升級過程中發現機遇、把握機遇,進而以變化應對變化;其次需繼續加強研發,并有能力從成千上萬的企業專利與技術原型中選擇那些對用戶潛在影響最大的創新成果,將它們迅速地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最后,我們還應積極致力于新業務模式的研究和開發——畢竟,過去曾為企業創造過巨大價值的業務模式不一定能夠“永續”地發揮作用。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每過15年、20年,IT業都會面臨一場變革的風暴,而接下來的“三國”紛爭又將促成下一輪的巨變。我相信,上述三大領域的突破將引領并決定IT產業的未來。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