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中過去是一名天使投資人及創業導師。實際上在今年1月初,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寫過一篇質疑文章《我替天使投資眾籌犯“愁”》。在這篇文章的開頭,謝宏中即提到,股權眾籌降低了募資的門檻卻增加投資風險因素。
謝宏中從今年年初開始籌備做眾籌,并為自己的平臺取了個更加概念性的名字“云籌”。然而,他并沒有著急將網站上線,而是先做了兩件事:一是將云籌的10%股份進行眾籌,融資400萬元;二是在朋友圈里先將自己孵化的項目進行眾籌。
“云籌網站設置為邀請制,面對特定投資者。眾籌網站不僅幫企業把錢融過去就完了,我們還要做投后服務,把錢收回來。在幫助企業增長,為投資人負責。”謝宏中表示。
也正因為此,當他決定進入股權眾籌行業時,謝宏中的理解和其他平臺負責人有所不同,他認為股權眾籌平臺核心競爭力將會是創業服務。同時,對于風險的控制,他也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機制。
要做到負責,他表示有兩方面,一是前期的大量準備工作,把股權投資產品化和標準化,以專業眼光對項目進行估值再上線;二是在投后管理上,將機制設置為領投人參與投后的管理。
“每個風險投資人的經驗都是通過投資項目磨出來的,最開始往往是投了項目之后覺得自己上當受騙沒投好。”謝宏中表示,這正是他過去作為天使投資人及創業導師的優勢。
謝宏中表示,未來創業津梁或將對平臺上的融資實行零中介費。而盈利將來自三方面:一是替領投人管理基金;二是幫忙管理領投人和跟投人組成的有限合伙企業;第三則是幫企業進行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