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華曄迪 南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5日在北京透露,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已經正式設立,并采取部際聯席會議形式,未來將從加強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之間的協調、促進金融監管政策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等五個方面履行職責。胡曉煉是在“第二屆金融街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胡曉煉說,國務院已批復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將建立由人民銀行牽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外匯局參加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標志我國金融監管工作進一步規范化、日常化。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金融業外部經營環境和內部經營機制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各界對于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更高,金融業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這要求金融的組織體系、市場體系、調控體系以及監管體系都要更快完善和發展。
“利率、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 廣度和深度的增強,金融機構國際化和綜合化經營的內在驅動,金融創新和新的金融業態、經營方式的不斷涌現,都使得我國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這對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胡曉煉說。
胡曉煉并表示,我國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現在已經正式的設立,并且采取部際聯席會議形式,這一機制將在“加強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政策之間的協調”“促進金融監管政策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對加強維護金融穩定和防范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等問題進行協調”“強化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協調”“加強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建設”等五個方面履行職責。
她特別提到,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與金融業相互融合和滲透日益深化,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金融模式橫跨多行業和市場,交易方式廣泛,對金融監管、金融消費者保護和宏觀調控都提出新要求,需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中就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統一認識,明確政策方向,明確監管規則和監管責任。
胡曉煉還透露,央行正在積極推動金融業統計體系建設,推進建立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理財與資產管理的統計體系。她并認為,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框架下,統計體系建立將極大增強金融體系監測、分析能力,為預測、判斷、評估和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提供“順風耳”“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