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余永定5日在京表示,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應加強短期跨境資本管理。
余永定是在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金融街論壇”上作如是表述的。
余永定認為,中國的廣義貨幣(M2)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已接近200%,是世界上最高的。盡管中國居民的負責率不高,但中國企業的負責率在全世界亦屬于高水平,且目前對于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到底是否能夠真正保證償還本息,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中國的利率和匯率的改革尚未完成,而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卻步入下行通道。
余永定強調,面對這樣一種局面,如果美聯儲真正開始了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內部問題與外部問題相疊加,對于中國造成的沖擊是比較大的。
據此,余永定認為,官方應加強對跨境資本的管理,特別是對短期跨境資本的管理。“中國應保留自己的防火墻,以減少國際金融周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特別是當國際金融周期處于一個資金從發展中國家向美國等發達國家流動的時點。”
但余永定強調,加強對短期跨境資本的管理,并不意味著直接投資和其他的長期投資的自由化進程的放緩。但寄希望于通過資本項目自由化,利用跨境資本的自由流動來倒逼中國國內經濟體制改革,實現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戰略沒有理論和國際經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