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對乳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度不斷加強,對奶源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而中國奶源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飲奶消費者需求,所以,優質奶源地的搶奪戰會越演越烈,生鮮乳價格也將不斷攀升,乳品價格或將繼續上漲。
8月18日,記者在成都人人樂優品道店發現,伊利金典有機奶每件(規格250毫升×12)終端零售價從69元漲到78元,上漲9元;舒化奶CPP從每件54元,漲至58.8元,上漲4.8元;蒙牛特侖蘇有機奶終端價每件從68元漲到73元。隨后,記者在家樂福、好又多等賣場也發現了類似情況。在生鮮乳價格、人工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國內乳業巨頭以高端液態奶為先鋒開始了新一輪低調的漲價動作。
漲幅較大市場反應不大
一位伊利液態奶經銷商告訴記者,8月1日,伊利就下發了上漲部分乳品出廠價的通知。通知規定,對金典奶、舒化奶、功能奶、早餐奶等4個品類上調出廠價,上調幅度為每件上漲2-4元。同時,據該經銷商透露,蒙牛已先于伊利對旗下的特侖蘇進行了漲價。此輪漲價的產品雙方都選擇了以高端液態奶為主。
8月10日,記者在雙楠某奶站采訪時,奶站負責人也表示,已經知道了乳品即將漲價的消息,目前自己從經銷商手中拿到的貨依然是漲價前的那批產品,所以,賣給消費者的價格只會每件漲1元左右,漲價后的產品到達自己的奶站后,將根據漲價幅度進行順漲。
一知名品牌液體奶企業市場部人士透露,此次漲價的顯著特點是漲幅較大,以往乳品企業出廠價每件漲1元錢都是非常慎重的,此次每件居然漲了2-4元。
記者在對幾家終端賣場采訪時,銷售人員均表示,目前看來,此波漲價對市場的影響不大。奶站負責人認為,此次漲價主要以高端液態奶為主,金典、特侖蘇等乳品通過多年的市場運作,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固定消費群體,這部分群體對品牌的敏感度優于價格。而家樂福銷售人員認為,此次漲價同樣也伴隨著買贈活動的開展,贈送的產品也沖抵了部分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關注。
供不應求價格或繼續上漲
按照慣例,乳品漲價,一般會選擇在9、10月份青草逐漸降低產量,產奶量下降的情況下,此次蒙牛、伊利卻選擇在了7、8月份這個草源充足的時期漲價,原因何在?目前,伊利總部也未向記者反饋此次漲價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漲價風早在4月份即已刮起。推動乳制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為國內生鮮乳供應緊張。該人士稱,近年來,國內乳品企業搶奪奶源之戰不斷打響,其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中。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生鮮乳價格6月底較上年9月初上漲7.6%,到7月末,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區生鮮乳價格同比上漲9.5%。“這10個奶牛主產區的生鮮乳產品占到全國8成,直接導致乳品企業成本不斷增加,所以,反饋到市場上,漲價也屬合理,而且伊利、蒙牛的漲價,也必將引領地方乳品企業漲價步伐的跟進。”
另外一種聲音則認為,國內液態奶部分依靠國外奶粉進行還原而成,此次新西蘭恒天然奶粉事件直接導致進口量減少,對國內生鮮乳的需求量忽然加大,造成供求不平衡,乳品價格自然也就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