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深圳等地傳出國產液態奶的漲價消息,主要涉及蒙牛、伊利等品牌的高端液態奶產品,漲幅約為5%。昨天上午,媒體報道稱,北京部分超市已接到蒙牛調價通知,目前正在調價。記者昨天走訪西安市相關超市獲悉,尚未收到各大國產品牌的漲價通知。
北京部分超市液態奶“正在調價”
此前有消息稱,7月底,蒙牛、伊利的部分產品開始漲價,廣東、廈門等地超市已接到漲價通知。在廣東的部分超市,蒙牛特侖蘇每箱漲價3元,與伊利金典漲幅相同;蒙牛真果粒每瓶漲了5毛,現價3.5元/瓶,漲幅達到17%。
記者昨天上午從北京某外資超市獲悉,超市已接到蒙牛的調價通知,涉及部分液態奶產品,目前調價正在進行中,尚未完成全部調價。另外,暫未收到伊利的調價通知。
記者昨天上午在通州永輝超市(601933,股吧)看到,本應是貨品最全的早上,蒙牛、伊利的箱裝牛奶只放了一半的貨架。工作人員說:“現在貨緊,所有牌子除了貨架上擺的,庫房里全沒貨。”
對于漲價原因,蒙牛方面將其歸結于成本上漲。記者追問其原料上漲的具體項目和數據時,蒙牛方面暫未向記者出具。同時,對于坊間的調價傳言,伊利公司昨天上午并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不過,該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公司近期確實上調了部分液態奶的價格,但并不清楚具體調整幅度。法晚
原因分析
液態奶源在國內調價與“恒天然”無關
有坊間消息認為,此次調價與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有關。不過,這一觀點遭到了專家的駁斥。“液態奶所使用的生鮮乳均來自國內奶源,怎么會與恒天然事件聯系上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美菊說。
乳品專家王丁棉表示,蒙牛和伊利是國內大型乳企,均有自己的大型牧場和原料奶。因此,即使恒天然事件導致國內原料奶受追捧,這兩家企業擁有自產奶源,也不會因為原料奶供應緊俏受到影響。不過,記者了解到,由于飼料、人工及原奶生產企業面臨企業升級等問題,今年原料奶的價格確實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約百分之二十五。
西安超市稱尚未接到漲價通知
記者昨天走訪西安各大超市,發現液態奶仍在進行促銷,常溫奶購買整箱產品可以獲贈一兩包贈品。而對于坊間傳言液態奶漲價超5%的事情,記者走訪西安市場,蒙牛、伊利尚未對旗下乳制品有漲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