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型庫容超過1200萬立方米,加油站突破2萬座,油品年銷售量增至1.16億噸,每天服務數百萬的消費者……
這是經歷起步期、培育期和快速成長期的中國石油終端銷售業務結出的發展碩果。短短15年,銷售業務已經凸顯出強大的終端力量,中國石油的品牌已經深深植于消費者心里。
而今,面對新的發展時期,在集團公司產業鏈中居于重要地位的銷售業務,正在經歷由大到強、由快到好的“成年之禮”。銷售業務期待用新思路開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新發展。
集團公司對新時期的銷售業務如此定位:穩步有序發展,為今后的銷售業務指出了更明確、更清晰的發展路徑。
迎挑戰:經歷“成年之禮”
“穩步有序發展”,短短六字寓意深遠。
從曾經的重組整合起步,到其后的市場戰略制勝;從不斷地突出強化,到更加穩步有序。歷史經驗證明,提升銷售業務的發展水平,有利于提高中國石油規模實力、市場供應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歷史經驗也證明,在銷售業務發展的關鍵時期,集團公司及時恰當地“鋪軌”,使業務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步履更為堅實。
集團公司經過冷靜思考,深入分析,提出銷售業務穩步有序發展的總要求,有深刻的背景和意義。
首先是銷售業務已經歷一段快速發展期,已具備相當規模,但質量發展的水平、持續營利的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深入推進市場戰略,銷售網絡更為健全,銷售規模不斷擴大,銷售結構不斷優化,銷售業務持續有效規模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同時,保障市場供應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每天幾百萬車輛享受中國石油式服務;在重點時期和突發事件中,也凸顯了銷售企業強大的保供能力。
在銷售規模擴大的同時,質量效益發展則成為一道實實在在的難題。特別是去年以來,受市場大環境影響,銷售業務贏利水平普遍不高,不少企業出現效益負增長甚至虧損狀況,企業經營能力面臨重大考驗。
提出“穩步有序發展”的總要求,還由于銷售業務正面臨提高外在市場應對能力和提升內在核心競爭能力的雙重挑戰。
國內成品油市場已經發生變化。世界經濟不景氣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替代能源發展和汽車消費量加快,以及油品定價新機制實施,共同交織、疊加影響,使得國內成品油消費增幅放緩,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市場波動更加頻繁,對銷售業務市場應對能力提出新要求。而在總體資源從供需平衡轉向供過于求的情況下,國內終端市場競爭卻日益白熱化,甚至曾經的市場腹地變成競爭前沿,銷售業務提高市場控制能力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種變化看似突如其來,實則“發酵”已久。面對種種挑戰,銷售業務亟待穩步有序地進行深層次的“內調”,來化解發展中的問題。
善抉擇:破解發展三題
成熟的企業明白,發展是一場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選擇之旅。
“穩步有序發展”的基調,正蘊含著這樣的深意。它是將發展基礎夯得更實;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更好地實現國際水準銷售企業的目標。
它意味著更“實”。作為中國石油企業形象的窗口,銷售業務的質量、計量和安全工作是基礎工程,亦是生命工程,被視作是“三條紅線”。銷售企業穩步有序發展,就是要嚴把油品的質量、計量和安全關,通過技術進步、管理提升、信息化提速等方式,嚴控“紅線”,守住“底線”,夯實發展之基。
它意味著更“好”。銷售業務在實現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始終注重效益的提升。以“十一五”為例,在成品油總銷量增長30%的同時,5000噸站的比例從10.4%增長到43%,零售比例提高10%以上。而今,步入“十二五”的優化發展期,銷售業務對質量效益的要求更為突出,“以效益為目標”被濃墨重彩地提出來,穩步有序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調整結構,優化網絡,創新營銷,提升服務,實現更好發展。
它也意味著更“準”。2009年提出建設國際水準銷售企業的目標以來,銷售業務緊盯不放,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取得了卓越成績。如今,2015年初步建成、2020年全面建成的時間表已經排定。穩步有序,就是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朝著這一方向邁步前行,最終實現“效益領先、規模發展、管理科學、服務優良”的國際水準銷售企業。
不少人也存有疑問:保“穩”、求“有序”的發展基調,是否意味著銷售業務的發展要慢下來,特別是網絡發展不再擴大規模?
事實上,銷售業務仍處在重要機遇期。無論是國家層面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加快推進,還是集團公司層面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目標,都為銷售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銷售企業優化發展的思想不能慢,需要集中精力搶抓機遇。
銷售業務也仍處于繼續擴大規模的時期。面對日益增長的油品需求,嚴格按照效益標準和回報要求,穩中有優地推進庫站建設,不斷優化調整網絡布局,繼續擴大銷售規模,增強市場控制能力,是穩步有序發展的應有之意。
贏主動:拓展三大能力
在上下游一體化運行的業務鏈條中,銷售業務是集團公司整個產業鏈的最終環節和實現收入的主渠道,是保持產運銷平衡、爭取生產經營全局主動的關鍵,也是履行社會責任、展示企業形象的重要窗口。
因而,銷售業務的穩步有序發展,關鍵在于保持產運銷平衡,保障市場供應,提高發展的質量效益。面對新形勢,應對新挑戰,銷售業務亟待提升“三種能力”,即市場應對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營利創效能力。
供應保障能力是中國石油銷售業務的發展根基。盡管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需進入一個相對寬松的時期,但作為占40%以上國內市場份額的油品供應商,中國石油日常保供任務繁重。特別是受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等影響,保障重點地區和特殊時期的資源供應備受挑戰;如何更好地堅守“三條紅線”,保障質優、量足、安全地供應油品的任務依然艱巨。成品油銷售業務要強化產銷銜接,加強調運組織,保證煉廠后路暢通,保障重點地區和特殊時期的資源供應,持續提高供應保障的水平。
市場應對能力正日漸凸顯著重要的意義。國家油品定價距離完全市場化只差“臨門一腳”,油品市場變動頻發,更加難以捉摸。油品銷售業務要積極適應新定價機制,緊跟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提高營銷的科學性和營銷計劃的準確性。
營利創效能力凸顯著銷售業務的價值。銷售業務始終將“維護集團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作為重要使命,突出效率、效益和品牌,不斷朝營銷創效、降本增效、管理提效努力。今后,銷售企業要重點開發高效站,搞好低銷低效站治理,優化銷售結構和庫存運行,著力增銷高附加值產品,持續增加銷售效益。
市場發力,銷售圖強;盤活終端,擦亮品牌。穩步有序的新要求,彰顯著集團公司從容不迫的道路自信,激勵20余萬銷售企業員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資源有限而保障無限,場地有限而服務無限,平臺有限而創效無限的無畏勇氣,開辟銷售業務“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