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規模快速成長,電商渠道占比提升。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超2200億元,過去十年CAGR=15.8%,預計2013-2018年復合增速達14.3%。化妝品是價格差距最大的行業之一,品牌溢價和營銷投入高,渠道匹配度和終端執行非常關鍵。常見銷售渠道包括店中店、百貨專柜、KA、專營店、電商等,同品牌很少跨渠道經營。電商渠道發展迅猛,B2C網購化妝品滲透率從2010年的1.3%增至2013年的10.2%,不斷侵蝕線下百貨專柜、KA渠道份額。
化妝品牌分銷體系復雜、品牌管控嚴格,貨源成電商最大掣肘。除個別頂級品牌,化妝品牌一般采取分層代理模式,經銷商行使業務拓展、物流、資金流和票據流等職能。強勢品牌通過層層授權、嚴格對代理、經銷商和銷售渠道的管控,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和正統性。大牌、低價產品吸客能力巨大,非正規授權渠道是化妝品電商(或第三方商家)的重要采購來源,存在潛在法律風險。
品牌商對電商授權謹慎,線下主渠道地位難以撼動。平臺參差不齊,部分化妝品牌對放開電商授權非常謹慎,蘭蔻、Dior等全球強勢品牌更多依靠自身官網商城宣傳、引流,實體店仍是品牌體驗核心。隨著采購渠道趨于規范,大牌低價引流不可持續,同品牌線上線下價格將走向統一。化妝品電商需與品牌建立可持續關系,通過正規授權產品、精準營銷和優良服務來獲取和保留客戶。
聚美優品,特賣模式創意營銷,四年成為化妝品垂直B2CNo.1。聚美優品是國內第一大化妝品類垂直電商,短短四年銷售規模突破50億,活躍客戶1050萬,重復購買率89%,已啟動美股IPO。通過大牌化妝品特賣模式吸引客戶、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獨家代理品牌)和第三方平臺銷售貢獻毛利,創始人造星宣傳快速推廣渠道品牌、降低新客戶獲取成本,已連續7個季度實現盈利。規模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采購能力、平臺價值和自有品牌推廣能力。
自有品牌第三方平臺提升綜合毛利率。聚美優品特賣、商城、閃購銷售占比65%/20%/15%,自營/第三方占比55%/45%。特賣模式日均SKU100個左右,深度營銷、品牌推廣力強。自有品牌銷售占比15%,毛利率60%以上,自營24.5%、綜合42%的毛利率大幅高于同業。高效營銷模式下新客戶獲取成本僅38元,營銷費用率下降至6.3%,自建倉庫第三方配送,物流費用率下降至7%。公司自營業務買斷經營,存貨周轉高于行業平均,存貨風險可控。
未來看點在于轉型品牌綜合運營商,考驗渠道護城河與品牌推廣能力。公司客戶流量變現路徑和長遠投資價值在于向品牌運營商轉型,通過提高獨家代理產品和自有品牌占比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但仍需思考和解決以下問題:
1)品牌商對電商渠道的接納程度?電商價值在于快速走量還是品牌塑造,品牌商對電商渠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將決定化妝品電商的增長瓶頸。2)電商渠道的護城河有多強?屈臣氏等專業渠道品牌通過密集門店布局、精準客戶定位、會員營銷和品牌甄選,成為新品牌的理想渠道,電商渠道的客戶黏性、消費特征、營銷模式能否培育有持續競爭力的新品牌?3)如何平衡品牌與渠道的角色沖突?渠道運營商和品牌商本身存在矛盾,屈臣氏、莎莎自有品牌占比不超過15%。4)能否克服線下商業運營短板?在維持良好的零供關系同時將自有品牌向多渠道延伸,提高品牌影響力,需要強大的品牌推廣和線下商業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