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狡兔三窟”成為電商售假商家最真實的寫照。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朋友圈的“刷屏”微商軍團迎來不少專業選手。有知情人士表示,近期不少因“售假”在淘寶被關店的商家轉戰到微商戰場。分析認為,目前“各掃門前雪”的打假方式難以根治網絡售假源頭,跨平臺、政企聯合的打假模式還需繼續探索。
打假已成為今年電商的關鍵詞,售假商家卻已找到應對之策。自淘寶工商對峙事件后,淘寶承諾加大打假力度,6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將聯合浙江工商局共同打假,對涉事網店關停處理,并下線了參與幫助商戶刷單、炒作店鋪信用的十余家物流公司。一位商家坦言,自己的店鋪出售高仿運動鞋,近期時常有“買家”向他詢問產品真偽,“久經沙場的我一眼就看出問題,他們這是要截圖留證。最近風聲緊,先到微商避避風頭”。
除朋友圈外,微信公眾號也成為商家售假的新工具。北京商報記者使用“阿迪”、“耐克”等關鍵詞搜索后發現,除官方公眾號外,還有多個冠有品牌名稱的專賣店,賬號主體為莆田市或深圳市的公司,公司名大多與品牌名相類似,如“克百倫”、“特新百倫”、“耐尅”等。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工商局查詢得知,此類商家均為注資10萬元的小型公司,經營項目涵蓋運動鞋、服裝、箱包、家具、玉器等多種商品。部分商家甚至無法從工商局查到。
如今,微店已是售假商家的避風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號稱“打假900萬件”的微店中充斥著店名含有“官方”、“正品”或品牌名稱的商家,但無一能提供代理資格證書,商品價格低于合理價格區間。部分商家一口咬定自己的商品是正品,但當北京商報記者提出查驗后會進行舉報時,商家承認商品為仿品。
來自(zi)北(bei)商(shang)商(shang)業研究院的分析(xi)認為(wei)(wei),目前(qian),電(dian)商(shang)打假(jia)仍處于電(dian)商(shang)平臺(tai)自(zi)掃門前(qian)雪(xue)的方式,缺乏平臺(tai)與(yu)政府、平臺(tai)與(yu)平臺(tai)之間的聯動性。微商(shang)作為(wei)(wei)新興的商(shang)業模(mo)式,進駐門檻低(di),只需(xu)一部智能(neng)手機即可開(kai)店,類似于線下(xia)的“地攤(tan)”;另外,由于商(shang)家流動性強、沒有實名認證(zheng),監管難度較大(da),成為(wei)(wei)售(shou)假(jia)商(shang)家的“避難所”。電(dian)商(shang)打假(jia)需(xu)要多管齊下(xia),同時需(xu)要線下(xia)配合(he),對假(jia)貨制(zhi)造(zao)商(shang)、售(shou)假(jia)公司進行嚴懲。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