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0年,全市茶產業發展目標是,可采摘面積上百萬畝,毛茶產量上十萬噸,綜合產值上百億。”重慶市副市長劉強6月17日在該市茶產業發展專題會議上宣布,每年將投入1億元以上的市級財政引導扶持資金,加快發展茶產業,傾力打造茶葉百億級產業鏈。
重慶是我國茶樹生長最適宜地區之一,截至2014年底,全市茶園總面積65.6萬畝,總產量達到3萬噸。劉強說,重慶茶葉有基礎、有歷史,有“萌芽早、品種優、技術強、生態好”的比較優勢。如今,“一帶一路”打通了茶葉外銷的便捷通道,“互聯網+”讓產地與市場不再遙遠,西南地區正成為“東茶西移”的主戰場和承接地,茶產業發展迎來了歷史性機遇。
劉強表示,要跳出茶產業看茶產業,搞好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建設規劃;從明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投入1億元以上的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引導扶持茶產業發展,同時鼓勵各區縣積極拓展資金渠道落實相關扶持與配重慶打造百億級茶產業鏈,套政策;大力培育涉茶人口,打造公共品牌,將重慶茶(cha)葉品牌持(chi)續(xu)性做強做響,并(bing)從現在(zai)的“高端、國(guo)內”為主朝“大眾(zhong)、國(guo)際”轉向(xiang);加大產(chan)品研發(fa)力(li)度,延伸產(chan)業(ye)鏈條,將茶(cha)文化開發(fa)與休(xiu)閑(xian)農業(ye)結合起來,拓展茶(cha)產(chan)業(ye)各種功(gong)能。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