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降低翡翠出口關稅難提振消費市場業內人士透露中高檔翡翠成交量降四五成
“在我看來這是翡翠行業的歷史最低點了。”吳先生從事翡翠行業已有近20年,談到近來的行情頗為無可奈何,“中低檔貨成交量跌七成左右,中高檔貨跌四五成,1/3的從業者轉行或停業。”不過近日,緬甸降低翡翠出口稅費,令部分從業人員認為看到新機,但業內人士認為并無直接利好,市場仍將繼續承受前幾年過分炒作所帶來的后果。
市場:
價量雙跌高端貨難賣動
吳先生最近在朋友圈發出了南海某個翡翠市場的圖片,感慨萬分:“曾經繁榮一時的市場,如今開檔經營的不過1/10,其他商家甚至是‘歇業’或者‘關門大吉’?”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林曉云告訴記者,翡翠從業隊伍中已經有至少1/3的人轉行或停業,整體市場從2012年開始走低,目前可算是行情最低谷的時期,價格和成交情況都受到影響:“中低檔產品迫于壓力有所回落,中高檔產品基于原材料的稀缺等原因穩中略升,特別種、水、色俱佳的特色產品市場依然難求,價格堅挺,但總體成交量確實減少了。”他給出的數據是中低端翡翠成交量跌七成左右,中高檔跌四五成,特色產品約跌兩成。
雖然如此,記者觀察到商店的翡翠價格依然高企,雖然時不時有一些優惠、折扣,但是業內人士見到價格仍然感到十分吃驚:“只有大商場才敢賣這個價格。”
不過記者觀察到翡翠專柜前客流稀少,很少人在此駐足。
對比:
稅費降低對消費市場影響不大
不過,近日緬甸降低翡翠出口關稅的消息令一些商家看到希望,認為可以降低成本,有助于市場的回暖。據消息稱,稅率降低后對翡翠、紅、藍寶石、鉆石和其他高檔珠寶征收的出口關稅標準為原料15%,成品5%,而此前的稅率分別為原料30%,成品15%。同類珠寶原料的進口關稅也由原來的30%降為15%,而成品稅率則由10%降為5%。
“聽說緬甸的公盤都遷到瑞麗附近了,再加上這次減關稅,翡翠的春天快到了。”有從業人員以此來形容聽聞消息后的欣喜心情。也有商家認為,稅費不可能令翡翠變成“白菜價”:“高貨一定是越來越貴,中低端估計能相應的降一點,需求會越來越大。”
然而,林曉云卻表示:“這對行家來說無關痛癢,對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理由是緬甸出口關稅高低并不是決定中國市場的翡翠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進口關稅的高低。據了解,目前我國翡翠原石進口關稅綜合稅率高達33.9%,其中包括毛料稅3%、消費稅10%、增值綜合稅17%、地方稅3.9%,云南邊境進口的緬甸翡翠原石稅率一度最高達56.84%,翡翠成品等高達120%。
分析:下半年翡翠市場仍難回暖
玉雕大師馮志文認為,緬甸寶玉石貿易稅率的降低,對國內玉石行業有一定幫助,但目前原料貿易量少,原料檔次普遍不高,質量稍好的原料價格和以前一樣,較高檔次的原料價格比以前還高,加上國內玉石收取的各類稅費高,加工費用一年比一年高漲,這幾點都是翡翠玉石成品價格高居不下的原因。
他發現,由于原材料成本高,很多企業為求早日回本繼續維持生意運轉,把原料只進行粗加工變現,不求質量只求快出貨,低價銷售流通加快資金周轉,導致普通工藝貨品太多,根本沒有利潤空間。
而林曉云也認為:“前幾年的過分炒作等于提前透支,現在是在承受之前的結果。”有商家認為,今年下半年翡翠有可能受益于股票牛市的持續進行,部分套現的資金會進入翡翠市場,然而,翡翠市場本身的水分多、不透明有可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緬甸出口關稅降低后的影響
直接地,即到岸價降低,有利于進口;
間接地降低了進口稅負,如關稅和增值稅。
觀點:
廣州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副總經理林炤分析稱,在進口后的流通環節,從事翡翠加工和銷售的企業幾乎全是小微企業或個人工作室,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很難在流轉稅進銷項抵扣中獲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