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只有化妝品品牌以功能升級、版本更新為由漲價,每年漲價不止一次,這次終于迎來降價了,可惜并非降價的開始。
上月底,國務院發文宣布自6月1日起下調護膚品、服裝等進口商品的關稅,護膚品關稅降幅超過50%。時隔中國政府宣布降稅一個月時間,雅詩蘭黛集團6月23日宣布將從7月1日起實施降價,成為稅收政策調整后首個落地的品牌。根據清單,此番降價涉及多款熱銷明星單品和套裝,降幅最高達23%。我印象中,一直以來,都只有化妝品品牌以功能升級、版本更新為由漲價,每年漲價不止一次,這次終于迎來降價了,可惜并非降價的開始。
雅詩蘭黛降價品牌囊括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所有護膚彩妝品牌,一共有七個,降幅在11%-23%之間。此番降價并非品牌旗下所有產品都按這個幅度降價,而是根據部分被降價的產品計算得出的降幅。其實護膚品的成本和售價之間的差價一向遭人詬病,尤其是國際品牌護膚品,價格當中的絕大部分與物料成本無關,粗淺地說,護膚品的包裝成本常常高于物料成本,所以買櫝還珠時常發生在護膚品領域;而研發、物流和零售的成本加起來可能都不如廣告成本來得高,因此護膚品的價格絕大部分是支付給了廣告費。
也因此,護膚品如果要降價,其降價空間無需通過稅收政策制造,調稅對中高端護膚品的成本影響僅降低幾元幾十元而已。所以趁降稅順勢推出降價舉措,不過是護膚品牌所做的一場大促而已。
每年冬春或夏秋換季之時,護膚品品牌都會做大促,多以套裝的形式銷售,降價幅度可達50%甚至更多。對護膚品來說,借助促銷擴大銷售并不難,因為護膚品擴大產能比較容易,物料成本也不高,廣告反正已經做了,多賣出一件產品都是利潤。所以,護膚品品牌很看重促銷。
此次借助降稅推出降價,也不啻為一場促銷,促銷的理由因為降稅所以降價,但促銷的效果卻好于平常的換季或節日促銷。因為品牌在中國消費者面前表達了誠意,便于更好地與消費者建立長期關系的一種手段。而政策引導下的降價,也免去了主動降價給品牌造成的負面影響,既有利于留住區域市場的本土消費,同時側面打擊魚龍混雜的代購和其他非官方銷售渠道。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