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5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5杭州·云棲大會”(“互聯網+創業·創新”大會)將在杭州云棲小鎮召開。
今秋杭城,祥“云”匯聚。在杭州西湖區云棲小鎮,一時間風起“云”涌,國際國內各路“云”端高手,帶著大數據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和技術前來“比劍”“論道”。
這是信息經濟發展的一次盛會。這次大會的意義不僅在于通過這一平臺帶來的技術交流、企業合作,更在于各路高手關于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智慧碰撞。這種高層次的“頭腦風暴”將推動杭州大數據產業發展邁向更高“云”端。
搶得先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如今杭州的“云”路正越走越寬廣。
“云端思維”搶得信息經濟發展先機
今年9月5日,《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正式發布,在全社會引起廣泛影響。《行動綱要》是到目前為止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的第一份權威性、系統性文件。其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頂層設計。“云計算”和“大數據”,無疑成為當下信息技術領域最熱門的兩個名詞。
大數據產業發展對于杭州來說并非新鮮事。事實上,云計算、大數據既是一個新興產業,又是杭州建設“六大中心”的技術基礎和支撐,杭州在云計算產業發展上走在前列。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目前,全球業內公認的“云”,主要是亞馬遜、微軟、阿里和谷歌。
相比于全國其他城市,杭州云計算產業起步早、基礎好,已經形成了濃厚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云計算企業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云計算產業的引領者。6年前,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云計算子公司阿里云,開始投入為第三方企業提供服務的云計算平臺。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和建設,阿里云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平臺。
放眼杭州,既有“阿里云”、華數為代表的云服務基礎設施提供商,又有以華三為代表的云工程和云服務提供商,還有海量的云應用企業,云產業鏈日漸清晰。在這場對信息經濟發展的云端對決中,杭州已有先發優勢。
大數據產業在集聚中釋放生產力
大數據是大產業、大紅利、大變革。據統計,上半年杭州市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13.57億元,同比增長19.7%。增加值369.87億元,增速為27.7%,占比8.22%。目前全市共有從事云計算基礎服務和大數據行業應用的入庫企業80余家。
作為信息經濟“六大中心”建設目標之一,杭州正努力打造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杭州已被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列入全國先行開展云計算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城市之一。同時,杭州成立了全市云計算和大數據協會,正在組建大數據產業聯盟和云計算大數據專家委員會。
杭州9家企業入選2015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阿里云以16.8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首次榮登2015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第65位;海康威視以85.1億元軟件業務收入位列2015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第8位。
“大數據”也開啟了政務服務新思維,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杭州市將主要采取以云計算技術為支撐,以云平臺建設為主體的模式來打造杭州電子政務云。
未來,杭州市還將成立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專門管理機構,推進政務數據資源歸集、共享、開放和應用,同時鼓勵企業成立大數據運行服務公司,向社會各界提供政務大數據服務。
“云”棲杭州,憧憬無限。根據杭州市建設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三年行動計劃,到2017年,杭州市將培育包括阿里在內的2至3家國際知名百億級云計算和大數據龍頭企業,打造200家中小型云計算和大數據服務企業,帶動信息技術業新增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