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的造紙行業需求持續偏弱。同時,由于造紙行業過去幾年產能過度集中釋放,加之電子媒體對印刷業的沖擊,也導致當前產能階段性飽和與過剩,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中國造紙業的不景氣已持續多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機制紙及紙板的產量累計同比增長2.80%。2015年1至6月,該產量數據累計同比中,3-5月均為負值。截至6月底,機制紙及紙板產能累計同比增長僅為0.25%,造紙行業需求依舊低迷。
隨著中國進出口的不斷下行,中國造紙行業正面臨著巨大挑戰。總體來看,當前中國的造紙企業須認真應對以下五大挑戰:
一、庫存增加、價格下降
由于連續出現了2014、2015連續兩年的旺季不旺,造紙企業如今正面臨著“庫存增加、銷售價格”下降等問題的困擾。而且,這樣的態勢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二、負債率偏高,財務負擔沉重
由于造紙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加上前些年中國造紙行業產能擴張過快,造成很多企業負債率高企。負債率高于80%的企業為數不少,個別企業甚至超過100%。通常企業負債率的國際警戒線為70%,高于這一標準意味著企業經營風險加大。目前,對一些紙企來說,正面臨著“要么漲價、要么倒下”的兩難抉擇。
三、出口不利
多年來,中國造紙企業屢遭“雙反”等調查。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的資料,從1997年至今,中國造紙企業涉及國際貿易救濟措施案共46起(含反傾銷27起、反補貼1起、“雙反”7起、保障措施11起)。其中,外國指控中國企業的有37起,占80.4%;中國指控國外企業的有9起,占19.6%。總體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
四、環境壓力
中國最大的環境問題應該是水污染。而歷史上,造紙行業是我國水污染的主力軍。我國造紙業新鮮水用量居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行業之后排第二位,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均居各行業之首,我國造紙工業面臨的資源壓力、環保壓力依然很大,污染防治任務十分艱巨。就噸漿紙綜合能耗和綜合水耗來看,國際上先進水平為噸漿紙綜合取水量35~50噸,我國除少數企業或部分生產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外,大部分企業噸漿紙綜合取水量仍為103噸左右。
五、需求下滑
自2015年3月以來,中國的進口額多次出現15%以上的劇烈下降,顯示中國的內需呈現斷崖式下跌態勢。中國長期以來堅持以房地產為經濟支柱,以鐵公基拉動經濟增長的經濟政策的惡果逐漸顯露出來。需求的下跌,在短期內肯定會影響到紙張的市場需求,我們不排除今明兩年造紙市場出現需求大幅下降的局面。更多造紙信息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
國外造紙分析
歐洲紙業紙和紙板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520家企業的從業人員達18.5萬人,年收入為750億歐元。歐洲漿紙產業已從能源密集型產業找到能使歐洲提高競爭力的突破性技術。
行業協會呼吁相關部門應將8項突破性技術作為2030年氣候與能源一攬子方案的核心。
2011年3月,歐盟委員會制定了一個目標,到205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2011年11月,歐洲紙業推出自己的“2050路線圖”,并分析了紙業如何實現脫碳目標,同時使行業增值50%。一年后,該行業又推出“兩隊競賽項目”。該項目讓開發8項技術的團隊一起工作。
“低共熔溶劑”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技術,在低溫下,可將生物質分解成能在紙業使用的組成成分。如果紙業大規模使用這項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全世界的紙漿、紙和紙板生產,并替代目前生產過程中一些耗能高的部分。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總干事特里薩·普雷薩斯說:“我們認為所有參加比賽的技術在行業發展中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我們相信,所有參賽團隊都發現了行業在未來10年取得最大突破的關鍵技術。現在,有關部門應該制定出有助于讓這些技術產業化的政策。”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