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上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化水平的比較來看,我國新能源客車技術產業化規模居世界第一位。涵蓋了插電式、增程式、純電動等多種技術路線,以及慢充、快充、電池更換、在線充電、雙源快充等多種能源補給方式。北美國家推廣的新型能源動力汽車主要采用了混合動力系統,總保有量達到1萬輛;歐洲主要采用混合動力系統與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開始應用在線快充系統(鈦酸鋰負極電池與超級電容),推廣數量約2500輛。日本主要以混合動力客車為主,推廣數量約1萬輛。
我國新能源轎車技術產業化水平居世界第二位,并且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有望在2015年躍居第一位。2014年,各類插電式、純電動乘用車年銷量超過5.5萬輛。我國的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秦”成為世界第四暢銷的插電式車型,在動力電池產能限制情況下,實現了年銷售1.5萬輛。美國仍然是最大的新能源轎車銷售國,2014年累計銷售12萬輛,其中插電式和純電動轎車約各占一半。日本仍然以混合動力為主要技術路線,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動力轎車銷售市場,在純電驅動方面年銷量維持在3萬輛左右水平。歐洲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熱潮迅速興起,大眾、寶馬、奔馳、沃爾沃紛紛推出各自的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預計2015年歐洲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從國際新能源汽車來看,新型鋰離子電池和新體系電池技術發展迅猛,以新一代電力電子器件為基礎的電機驅動控制將在2020年實現規模產業化,智能化電動汽車技術下一個十年將有可能大大改變整個汽車工業格局,燃料電池汽車高端技術已開始進入市場。與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相比,我國技術研發雖然起步不晚、速度不慢,但基礎較弱,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作為一個完全開放的汽車市場,技術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歐洲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
英國
政府向“低碳汽車項目”投資3億英鎊以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07年修改汽車保有稅稅制,按單位距離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有區別的征收,低公害車輛優惠稅率為零,高公害車輛可達30%。
法國
早在1995年政府制定了支持電動汽車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可購買每輛電動車提供最高1.5萬法郎的補貼;2008年10月總統薩科奇宣布政府將投入4億歐元,用于研發和制造清潔能源汽車。
德國
德國的是稅收發法中對汽車替代燃料實施了一些優惠政策,到2010年時,每年的稅收補助達到30億歐元,到2020年時將達到50億歐元。
瑞典
瑞典政府將向購買清潔汽車的消費者提供1萬瑞典克朗的折扣,政府計劃在2007分派5千萬瑞郎,2008年1億瑞郎,2009年1億瑞郎的折扣。
荷蘭
在商用車領域,為了激勵用戶購買達到V標準或者更加嚴格的增強型環境友好汽車標準(EEV)的汽車,政府計劃投入700至4400萬歐元的補貼。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