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以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制造為主干,以新能源車用發動機、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車用附件(電轉向、電空調、電制動等)關鍵部件為支撐,以高強度輕質車用材料、電池專用材料等為配套,以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為延伸,以制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相互配合、彼此促進的新興產業。
國內在新能源客車(主要是公交客車)的推廣世界領先,推廣數量最大,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看逐漸趨向以純電動化為主的路線。在城市專用車、物流車等領域也具備與公交客車相似的運營特點,預計未來也將以純電動為主。乘用車市場上,目前絕大部分國外的汽車巨頭(大眾、通用、寶馬、戴姆勒、沃爾沃)都宣布將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當前主要路線。國內比亞迪在私人乘用車市場力推插電式混動,上汽、長安插電式和純電動都有開發,北汽、江淮、奇瑞等以純電動為主。我們認為以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都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插電式混合動力在乘用車領域不會一枝獨秀。
按照商用車和乘用車來區分,14 年新能源乘用車占比 66%,新能源商用車占比 34%,與 13 年正好相反。由于商用車里客車占絕大多數(2014年新能源客車約 26000輛,占比 91%),因此以產值來計,新能源商用車仍然遠遠大于新能源乘用車。
在國家層面,整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體系在不斷完善,可以說現在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體系。特別是在公共服務領域(出租車、公交車、物流車),政府影響力巨大,推動力度也最強。在《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發布后,展望未來的政策空間,充電樁的扶持政策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也是限制推廣的最大阻礙。馬凱5月20日在江蘇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強調,“要把充電設施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適度超前建設,促進推廣應用和研發生產實現良性互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因此充電樁補貼政策應該是 15年最大的期待。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