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觀堅持以全球性、歷史性、差異性、開放性的觀點和立場來研究和解決世界能源發展問題,更加注重能源與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各種集中式與分布式清潔能源的統籌開發,要求以“兩個替代”為方向,以全球能源互聯網為載體,統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配置和利用,保障世界能源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供應。全球能源觀是遵循能源發展規律,適應“兩個替代”發展新趨勢,總結提煉形成的關于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點和理論,提出了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向、基本原則、發展趨勢和戰略重點。
一、基本內涵
總體目標是可持續發展。全球能源觀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轉變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發展方式,消除大量碳排放對人類生存的長期威脅,保障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取之不盡,零排放、無污染,在全球范圍開發清潔能源、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既可以減緩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帶來的能源供應安全壓力,保障能源的可持續供應,也可以減少化石能源在終端的直接利用,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戰略方向是“兩個替代”。能源開發從高碳向低碳發展的規律性,決定了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生產趨勢,這是全球范圍開發清潔能源、推進清潔替代的理論基礎。能源利用從低效向高效發展的規律性,決定了以電為中心的終端能源消費趨勢,這是實施電能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論基礎。能源配置從局部平衡向大范圍互聯發展的規律性,決定了以電網為平臺的能源輸送趨勢,這是實施“兩個替代”的重要基礎。
基本原則是統籌協調。能源問題具有全局性,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這要求把能源發展與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統籌考慮、協調推進,要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引導等措施減少經濟社會發展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提高清潔能源比重,緩解甚至消除因爭奪有限的化石能源引發的政治對抗和激烈沖突,在清潔能源充足供應的基礎上,形成政治和諧、經濟合作、環境優美、社會共贏的世界發展新局面。同時,能源發展方式與資源稟賦緊密相關,這要求在能源開發上,充分考慮世界能源資源特別是清潔能源資源的稟賦特征,高效、統籌發展各種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全方位保障能源供給。
發展趨勢是清潔化、電氣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在能源開發環節,以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實現能源開發清潔化;在能源消費環節,以電為中心,用電能替代其他終端能源,作為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實現能源消費電氣化;在能源配置環節,形成覆蓋全球、廣泛互聯的電力網絡,實現能源配置網絡化;加快能源電力技術創新,廣泛應用信息通信、互聯網等先進技術,使清潔能源發電及并網、電網運行、用電更加安全智能,實現能源系統智能化。
戰略重點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理念構建的能源、市場、信息和服務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體系架構,具有平等、互動、開放、共享等互聯網典型特征。
二、核心內容
以全球性、歷史性、差異性和開放性的觀點和立場研究和解決能源問題,是全球能源觀的核心內容。
全球性
全球能源觀立足全球,認識和把握能源問題。一是能源開發的全球性。二是能源配置的全球性。三是能源安全的全球性。四是環境影響的全球性。
歷史性
全球能源觀是從能源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總結形成的,具有歷史繼承性。一是能源發展與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緊密關聯。二是能源發展與技術創新歷史進程緊密相聯。三是能源發展各環節不斷從低層次向高層次演進。能源品種從低品質的薪柴、畜力等向高品質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和清潔電力發展。能源開發從開采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轉向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能源配置從運輸周期長、效率低的鐵路、公路、管道等配置方式,向瞬時、高效的電網輸電發展。能源利用從低效的直接燃燒向高效的終端電能利用發展。
差異性
全球能源觀統籌考慮各個國家和地區在能源資源稟賦、社會發展水平、政治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性,注重合作共贏、協調發展。一是能源資源稟賦的差異性。這是能源資源的自然屬性。二是能源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其本質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差異。三是能源地緣政治的差異性。這是化石能源稀缺性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現。
開放性
全球能源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能源品種、結構、特性、市場等不斷向前發展。一是能源資源的開放性。化石能源具有稀缺性、地域性,與領土主權、國家安全和政治外交等緊密關聯。而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相對化石能源具有開放性,全球共同開發、共享資源是必然趨勢。二是能源系統的開放性。開放的能源系統更安全、更有發展活力。三是能源市場的開放性。保障充足的能源供應,是實現能源回歸一般商品屬性、構建公平開放的能源市場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