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O2O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中古旅游O2O向大生活服務領域深入發展趨勢
從OTA發展史不難發現,不管是1996年的Expedia還是1998年Priceline,亦或是1999年對標 Expedia成立的攜程,售賣產品都是從相對標準化的機票、酒店開始,而攜程的“鼠標+水泥”模式更是被稱為最早的旅游O2O實踐。但隨著消費者體驗要求的提升,單一個機票、酒店、機+酒等產品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2008年驢媽媽將門票電子化的努力在業內具有開創意義,隨后途牛、同程、攜程在休 閑度假游領域的布局展開。
禧一代(1984-1995)崛起,個性化、體驗化、移動化的需求加上自由行大趨勢促使休閑度假游快速發展,在這一趨勢下,休閑度假游綜合增速達40%以上, 而旅游體驗需求涉及的產品和服務需求開始旺盛, 體驗游產品受到歡迎,旅游目的地的活動、美食、文化、娛樂成為旅游必須品,異地產品和服務本地化特征明顯, 旅游O2O從單一產品向大生活服務領域逐漸深入。
中國旅游O2O行業深度融合發展趨勢
旅游產品十分獨特,單獨拆開都可以獨立提供產品和服務,從產業鏈的上游來看,酒店、航空公司、目的地、景區、餐飲等之前的橫向聯合多是由旅行社來組織,在產業鏈的聯合上散亂、自發、雖成規模但無品牌。隨著自由行趨勢明顯,互聯網在各產業中的影響逐漸加深,旅游O2O互聯網平臺的網絡聚合效應越來越明顯,而各細分行業在產業鏈層面的整合在通過互聯網更好的橫向聯合的同時也在與互聯網平臺充分結合,因為 新一代的游客不僅僅需要通過互聯網實現游前決策、預訂、支付,而且需要在線下體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游中或游后還要能吐槽或點評。不管是需求端還是在行業產品和服務供應端,旅游 O2O的深度融合是必然的趨勢。
中國旅游O2O產業鏈延伸發展趨勢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旅游O2O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出,在旅游O2O的發展過程中,線上以攜程、藝龍、去哪兒、驢媽媽、同程、途牛為代表的OTA在標準半標準產品的整合和預定 層面對加速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以窮游、螞蜂窩、面包旅行、妙計、蟬游記等為代表的游前信息聚合和決策工具在自由行時代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移 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游前信息參考、預定往往在各大平臺間被割裂,大的平臺看似無所不包,但入口很深、尋找產品耗時耗力,信息參考平臺看得見、信不過、訂不了的痛點還很明顯。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的是在行中結合地理位置來整合碎片化旅游產品和各元素,行中決策預定痛點的解決需要供應端效率的提升,目前淘在路上、夢想旅行都在從不同的角度致力實現行中的“看到即所得”,而一直深耕本地化服務的美團和大眾點評網同樣在行中服務預定方面有天然的優勢,所以未來旅游O2O在行中的競爭即將加劇。
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旅游O2O的洗牌也即將開始,但由于前期資本的大量注入及行業的復雜性, 旅游O2O的風口暫時還有 一定的空間 ,而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勢的不可逆,旅游O2O的升級才剛剛開始,國家層面不管是鼓勵創業創新還是對旅游業的扶持,總體政策大環境還是利好 的,而國民消費升級帶來的產業機會更是行業在幾十年來最有利的發展動力。如果冬天要來,熬過去就是暖意融融的春天,能否過得去,整個行業都需要冷靜下來, 回歸商業本質和產品、服務的本源,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