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國已發現淘寶村數量達到211個,同時全國涌現了19個淘寶鎮,以淘寶村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正在深刻改變中國農村的面貌。
一、淘寶村進入集群化時代,全國淘寶村增至211個
從2009年開始,短短5年時間,淘寶村經歷了萌芽、生長、大規模復制等幾個階段。2014年,淘寶村迎來了空前快速發展期,基于各地申報、媒體報道、實地調研、數據分析等信息,阿里研究院在全國共發現211個淘寶村。
這些淘寶村分布在福建、廣東、河北等10個省市。其中,浙江62個、廣東54個、福建28個、河北25個、江蘇24個,這五個省已發現的淘寶村數量在全國占比超過90%。同時,中西部首次出現了淘寶村的身影,來自四川郫縣的2個淘寶村、來自河南和湖北的各1個淘寶村,進入了淘寶村大名單。
圖表19 2014年淘寶村各省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
211個淘寶村,包含活躍賣家數量超過7萬家,根據農村網商的家庭經營特點,按每個網店約4個從業者計算,預計淘寶村整體帶來直接就業達28萬人以上。
無論從淘寶村數量、涉及網店總數、就業人數來看,淘寶村都正在步入“大繁榮時代”。從最初的3個淘寶村,到2013年進入統計視野的20個,再到2014年的200多個,淘寶村已然“破繭成蝶”,成為影響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短短幾年,淘寶村就從幾個發展到200多個,一方面說明,農村賣家群體在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單個賣家之間、集群與集群之間的競爭將更加顯現。
中投顧問電商研究員稱淘寶村數量之所以“大爆發”,主要因為淘寶模式成為農民創業的天然“優質土壤”、淘寶村作為一種新型“線上產業集群”的市場競爭優勢,以及先行淘寶村的示范效應和返鄉人員的拉動。
“淘寶村”是大量網商聚集在某個村落,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臺,以淘寶電商生態系統為依托,形成規模和協同效應的網絡商業群聚現象。淘寶村的認定標準包括以下三條原則:
(一)交易場所:經營場所在農村地區,以行政村為單元;
(二)交易規模: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
(三)網商規模:本村活躍網店數量達到100家以上,或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
二、從點到面,全國涌現19個“淘寶鎮”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出隨著淘寶村在全國多個區域規模化涌現和集群化發展,一批“淘寶鎮”開始浮現。一個鎮、鄉或街道出現的淘寶村大于或等于3個,即為“淘寶鎮”。這是在淘寶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高層次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現象。
基于已發現淘寶村的分布情況,截至2014年12月,全國共發現19個淘寶鎮,其中,浙江6個、廣東5個,福建、江蘇、山東、河北各2個。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