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以來,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發展游艇及濱水旅游休閑產業,令一度遭遇“寒冬”的游艇市場顯現暖意。而伴隨相關企業紛紛放低身段,中國游艇市場逐漸步入“親民時代”。

在海外需求疲弱、國內消費培育不足的背景下,曾經在全球一枝獨秀的中國游艇市場無奈遇冷。2014年中國船艇出口數量和金額銳減,同期進口數量雖僅小幅下降,但金額減少了近一半。
本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游艇行業年末研討會暨2016中國(上海)國際游艇展預告會”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秘書長黃振綱表示,除了游艇碼頭等濱水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政策相對滯后外,業界對世界游艇產業發展歷史和現狀出現一定程度“誤判”,一味追求高檔奢華而與實際消費需求“脫節”,也是導致國內游艇市場高位回落的重要原因。
今年8月間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根據規劃,2017年全國將初步形成互聯互通的游艇休閑旅游路線網絡,培育形成游艇大眾消費市場。
在政策和市場需求引導下,此前以“高端化”為主要特征的游艇市場也開始顯現“大眾化”趨勢。今年11月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廈門)國際游艇展覽會上,百元起步的“全民海趴”等散客拼團項目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濃厚興趣。
上述“游艇行業年末研討會”上,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監高海燕透露,將于明年4月7日至10日舉行的中國(上海)國際游艇展將開啟全城帆船日公益活動,幫助業界構建起打破品牌壁壘的合作模式,也能讓更多普通民眾得以親近游艇和帆船。
游艇行業甚至嘗試將領域炙手可熱的眾籌概念“移植”到游艇銷售中。據悉,今年9月舉行的珠海游艇展上,一艘市值1700萬元的豪華游艇及價值過百萬元的游艇泊位等被打包并拆分為100股,不足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眾籌。
值(zhi)得注(zhu)意的(de)是,伴(ban)隨(sui)游艇(ting)行業主動轉(zhuan)型的(de)腳步,一度(du)遇冷的(de)游艇(ting)貿易開(kai)始顯現回暖(nuan)跡象。海關(guan)總署數據(ju)顯示,前三季度(du)船艇(ting)進出口總額達到4.76億美(mei)元,同比增(zeng)幅超過25%。黃振綱(gang)說,在行業發(fa)展匹配于社會和市場需求的(de)背(bei)景下,中國游艇(ting)市場正逐漸(jian)步入(ru)“親民時代”。更多(duo)請查閱靈核網發(fa)布的(de)《》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