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2013統計年鑒數據,2012年底中國的牙醫執業(含助理)人數為11.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9.4萬助理執業醫師近 2.3萬。統計年鑒數據顯示,牙醫執業(含助理)人數2010年11.1 萬,2012年11.6萬,兩年增加5000人,年均增長2.25%,按此估算,2014年底,中國的牙醫執業(含助理)醫師數量在12萬-13萬人之間。

衛計委的數據顯示,中國百萬人口腔醫生人數,全國平均數為85人,即使最高的北京達到294人,也遠低于歐美發達或中等發達國家的500-1000配比率。數據顯示,2012年11.6萬牙醫執業(含助理)醫師中,11869人在口腔專科醫院工作,1139人在口腔病防治所(站、中心)工作,兩者約占 11.21%,其中民營牙科醫院的執業醫師(含助理)人數占比約為20%,其余近70%分布在1萬5千家左右綜合性醫院的口腔科(含公立和民營綜合醫院)。
民營牙科醫院及診所,牙科市場的半壁江山
民營口腔專科醫院數量超過公立醫院。據衛計委2013年統計,口腔專科醫院全國共344家,公立157家,民營187家,占了一半強。
中國牙科診所達6.5萬家。就口腔診所注冊量而言,亞洲市場處于優勢地位,2012年該區域口腔診所注冊量為17.3萬家,占全球總量的41.9%,其中中國口腔診所數量為6.5萬家,占全球總量的15.7%。
衛計委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口腔專科醫院門(急)診的診療人次為9千7百多萬人次,綜合醫院口腔科門(急)診診療人次為7千3百萬人次,共計1億7千萬人次(不含診所人次)。其中,民營牙科醫院承擔了其中5千3百萬人次的治療,這還不包括綜合醫院中被民營承包的口腔科室的就診量。
另一個事實是,我國35歲-44歲年齡段人群的齲齒率為88.1%,57.6%缺失;65-74歲老年人的齲齒率更高,達到了98.4%。我國牙頜畸形的發病率在30-50%。我們按最低的發病率30%算,其中只有30%人去就診,按平均治療次數2次計算(牙科疾病很難通過一次治療達成效果),每年的就診患者數量保守估計應為:
13.7億×30%×30%×2=2.466億人次。
那么,剩余的7000多萬牙病患者又是誰在治療呢?
剩余(yu)的(de)(de)7000多萬牙病(bing)患者(zhe)必然是(shi)在目前中國(guo)的(de)(de)6.5萬家牙科(ke)診(zhen)所(suo)中就(jiu)診(zhen),平均每(mei)家診(zhen)所(suo)年診(zhen)治患者(zhe)1000余(yu)人,每(mei)天3位患者(zhe),這與筆者(zhe)了解的(de)(de)實際情況也基本相符(fu)。加上(shang)民營口腔(qiang)專科(ke)醫(yi)院承擔了其中5千3百萬人次的(de)(de)治療,中國(guo)至少(shao)有一半的(de)(de)牙病(bing)患者(zhe)是(shi)在民營口腔(qiang)醫(yi)療機構中就(jiu)診(zhen)。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