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最新消息,奢侈品咨詢公司Fortune Character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奢侈品營業額中一半來自于中國消費者。據Fortune Character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在這類商品中年的花費達1168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的46%。
此外,910億美元以上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海外,這意味著78%的中國者并未在中國購買奢侈品。
價格差異是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報告稱,在高端酒水和腕表品類,價格差異可高達80%,但其他的衣服、香水和差異在30%以下。
上海交通大學稅收研究所專家王魏琴解釋道:“這些產品的零售價是稅收成本、交付渠道、租金和毛利率的反映。因此,消費者從海南免稅店購買的商品依然比那些國外購買的更加昂貴。”
但隨著國家經濟調整,越來越少依賴于制造業,而更注重消費,這將給零售終端帶來更大壓力,他們需要想辦法保有中國市場本身的消費力。
Fortune Character主席周婷指出:“我們需要通過供需雙方來解決消費外流的問題。”這意味著在供應端,提高質量監督和科技水平,并推動稅收減免以降低整體零售價格。
他指出日本和韓國的免稅店供應各種知名國際品牌以及本土商品。國家本土品牌質量的提升是產生消費的保證。
尼爾森最新一份中國消費者信心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一般對未來持有樂觀心態,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提升1個點,達107。而消費者對消費的意愿程度增加兩個點,達48,是四年來的最高水平。07。而消費者對消費的意愿程度增加兩個點,達48,是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