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網”也叫“天眼”,是公安部門用高科技編織的一張安全網,現在,臺州的環境監察,也開啟這樣的“天眼”工程。
“環保天眼”平臺基礎框架已搭建完成
近年來,臺州市借鑒公安的“天網”工程經驗,在椒江區試點,現逐步在全市推開,打造在線監測、刷卡排污、視頻監控為一體的“環保天眼”創新平臺,利用信息技術采集、整合、分析相關數據,感知環境現狀并預警環境風險,全面推行執法手段智能化,確保企業排污行為看得見、管得住。
截至目前,“環保天眼”系統平臺基礎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塑料造粒、醫化、印染、電鍍等行業的59家重點企業全部納入在線監控,對328家企業實行分級監管,刷卡排污安裝企業168家,共設置攝像頭333個, 開啟24小時無縫化監管,實現對企業全方位監管。
“環保天眼”工程主要有“三招”
據臺州市環境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環保天眼”工程主要有“三招”:
——實行在線監測。通過各企業排標口,實時了解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數據,將企業涉及環保監督管理的所有資料收錄其中,并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自動更新,根據賬號權限調用數據,進行監督管理;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企業的排污總量,根據制定的排污計劃進行預警提醒,在排污總量超過核定量時,通過遠程操控關閉企業排污閥門,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提升裝備,實施清潔生產;將污染源企業分為紅、黃、橙、藍四類,實施分類管理的監管方法,并對重點企業實行每月一次監察,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
——推行刷卡排污。以企業一年的排污總量為基準,按月為周期實施管理,依托現有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將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以及環保設施運行工況實時上傳到環保部門管理平臺。該刷卡排污總量控制平臺可核對各企業的IC卡充值狀態、充值量和每月排污量和排污許可證等各種相關信息,實時監測企業的聯網狀況和閥門狀態,直觀顯示各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及每月污染物排放量對比。記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減率分別達到5.58%、6.44%、2.68%、13.24%,超額完成年度和“十二五”目標任務。
——加強視頻監控。要求在企業每個生產車間、在線監控房、標排口、入網口、危廢堆場、物流大門、主要物流通道、廢水廢氣處理設施等點位安裝視頻監控單元,通過專網無縫接入監控中心,實現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超排量關閉閥門和報警功能,實現“環保天眼”監管運行。預計到今年年底對市級以上重污染企業會全覆蓋。
實施“一廠一策”措施
記者還從市環保局了解到,今后我市將依托“環保天眼”平臺,通過重點污染源全過程監管系統,實施“一廠一策”措施,加強沿河和重點區域內的企業監管和日常監察;改造、優化、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建立環境數據中心、一廠一檔、一張圖等子系統,滿足“環保天眼”創新平臺基本要求。
科技雖好,也離不開人的工作。為發揮“環保天眼”作用,市環保局成立監控中心,從建立值班制度入手,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對發現問題形成值班巡檢報表,對超標嚴重的,及時通知區監察大隊,立時赴現場調查取證,強化環境現場執法的監察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提高執法效能。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