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能建所屬中電工程投資建設的越南海陽2×600兆瓦燃煤電廠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是中國能建在海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公司在越南單筆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國家有關部委對該項目非常重視,已將其列入“一帶一路”重點示范項目。
對于中電工程來說,海陽燃煤電廠項目意義非凡:是聯合國內外企業機構加強合作、互利共贏的國際投資示范項目;是在“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斬獲,也是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開啟了中電工程海外項目“投資+EPC總承包”模式的新篇章。
新項目承載新希望
海陽燃煤電廠項目位于越南海陽省海陽市,主廠區面積約85.25公頃,建設規模為2臺600兆瓦燃煤機組,每臺機組采用一臺汽輪機配兩臺CFB亞臨界鍋爐。項目總投資達18.685億美元,由中電工程控股70%,馬來西亞捷碩資源有限公司參股30%。項目以BOT模式(建設—經營—轉讓)建設,建設期54個月,特許經營期25年,期滿后移交越南政府。
在3月27日舉行的奠基儀式上,中國能建董事長、黨委書記汪建平表示,中越之間的經貿合作交流日益頻繁,兩國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特別是在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雙方的合作潛力更加巨大、合作空間更加廣闊。他表示,中國能建及項目團隊將以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投資建設工作,努力將海陽電廠項目打造成為精品工程。
越南工業及貿易部部長武輝煌表示,海陽燃煤電廠項目意義重大,不僅在未來幾年將有效提高越南的供電能力,為其電力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還將直接帶動海陽省的經濟發展。
該項目EPC總承包商為中電工程西南院和中電工程國際公司組成的聯營體,牽頭方為中電工程西南院,業主工程師為中電工程西北院,施工安裝分包商為安徽電建一公司和安徽電建二公司。從投資到設計、再到施工,都是中國能建旗下企業。一個海外項目,帶動多家公司一起“走出去”,中國能建的全產業鏈優勢再次得到有力彰顯。
在項目動員會上,汪建平強調,越南海陽發電廠項目對中國能建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大力實施“投資興企”發展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要求總承包聯合體、勘測設計單位、分承包商要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以一流的建設質量、設計水平、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全力打造中國能建國際品牌。
新模式開啟新征程
在此之前,中電工程在國內以“投資+EPC”模式開發了浙江海鹽40兆瓦風電項目、湖南汝城白云仙49.5兆瓦風電項目和陜西延安黃龍界頭廟49.5兆瓦風電項目等一批新能源項目,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取得了良好收效。
剛剛奠基的海陽燃煤電廠是中電工程首個海外投資項目,更是中電工程投資建設的投資金額最大、裝機容量最大的項目。該項目對企業的大項目運作和管理能力、投融資能力、向越方政府和社區提供綜合性服務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海外投資的新要求、新挑戰,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中電工程總經理吳春利表示,應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及時調整國際發展戰略,打造和培養適應國際化大項目運作的團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深刻理解項目特征,巧妙使用擁有國際PPP成熟市場經驗的法律、財務及風險管理顧問“外腦”;從項目初期就及早引入融資人,在協商交易價格和條件的時候,隨時考慮交易的可融資性問題;做好多維度交易關系的主要組織與協調人,主動協調和平衡自身、融資方、承包商等多重利益關系。
“通過使用工程企業集團內的不同主體運作項目,身份可以是項目的投資商,也可以是項目的建設或者運營承包人,還可以是項目公司管理人,完成多重身份的角色統一。”吳春利說。
隨著“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中電工程將與投資銀行及各種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組建“資本運作+投資建設+運行維護”多方參與聯合體,努力推進“投資+EPC”項目,實現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和實體企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中電工程不僅將開展資本運作,還將向資產運營拓展,實現由承包商向投資商、服務商和運營商轉變,實現“戰略、治理、經營、融合、組織、供應鏈、資金、人才、品牌、研發”國際化。據預計,未來10到20間,中電工程將發揮勘測設計行業龍頭企業優勢,通過新技術推廣帶動,努力實現更多的國際性重大基礎設施運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