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隨著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整個國家進入經濟新常態面臨的諸多問題。
過去的30年里,依賴于中國勞動力大幅度的增長,中國迅速發展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降至9.16億人,從2010年至今,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量和占比都在快速下降。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2.12億,這個問題將導致的結果是人越來越難找,員工工資福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中國勞動力的短缺將迫使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和其他西方企業改造他們的業務,改變自己來適應中國的變化。這些變化標志著全球化的新篇章,全世界工人和消費者的生活將會被打亂。勞動力全面緊張的年代就要到來。
在過去30年里,由于我們出口的大幅度增長,中國也是累積起大量的外匯,2014年6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了最高峰3.99萬億美元。但是最近這個數字在變化,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連續十幾個月減少,這個趨勢比較令人擔憂。
中國經濟過去30年高速發展,主要靠進出口和大規模的投資。從2009年2015年,被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短暫的推高之后,工業增加值增速不斷下滑,進出口總值則連續8個月負增長,中國經濟的舊模式走到了盡頭。
習近平李克強上臺以后沒有大規模的推行貸款,這是因為中國目前的貸款達到一個恐怖值,到2014年末,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占比GDP235%,在新興國家中居首,自2008年起,非金融企業債務占比增長82%,增速全球第二,僅次于香港。美國在2002年到2007年,美國貸款非金融企業債務大幅度上升,最高到了210%,2008年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日本1985-1990年,非金融機構企業債務占比大幅度上升,最高到了200%,1990年以后日本經濟進入衰退。中國從2008年到2014年數字一直上漲,這個數字現在到了全球第一,這不得不讓人擔心接下來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BIS預計,一旦一個國家信貸占GDP的比重超過10%,那么在隨后3年,該國有三分之二的概率發生“嚴重的銀行業緊張情況”。目前中國信貸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25.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高。
這幾組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經濟不能依賴原來的方式靠進出口大幅度增長帶動原來的經濟,也不能靠貸款讓我們的經濟發展,所以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精益——中國門業的出路
安朗杰金山工廠成立到現在不足三年,但是發生了許多變化。主要運營指標改善,交貨期縮短,員工的合理化建議大幅度增長,成本不斷節約,銷售收入增長30%以上。這樣的改變主要得益于精益。包括精益生產,精益企業,精益思想。
精益生產方式源于豐田公司,是戰后日本汽車工業遭到的“資源稀缺”和“多品種、少批量”的市場制約的產物。精益生產是一種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不斷創新的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精益企業是一個企業群體,由若干個法律上相互獨立和自主經營、但又同處于某類產品價值創造過程上下各環節,在生產、供應、銷售等方面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的不同公司或企業構成。其使命就是在對產品價值創造過程進行共同分析的基礎上,集中致力于產品價值的創造活動。精益思想是指運用多種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充分發揮人的作用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資源,最大限度地為企業謀求經濟效益的一種新型的經營管理理念。精益能夠實現用最少的投入滿足客戶的需求,獲取最大的回報。精益能夠實現成本更低,質量更高,交貨更及時,工作現場員工更安全,精益的基礎是標準化處理,均衡生產,持續改進。企業要想導入精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企業管理者必須在導入時明確目標和期望;獲得領導班子的支持;記錄數據,了解變化;培養員工;領導參與。
將精益與創新融合
精益是關于消除浪費、提高速度,創新是通過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精益創新就是減少浪費,利用可用的一切資源,提高速度,圍繞企業的戰略和客戶的需求,高效地做正確的事情。精益創新的核心是通過不斷改善(迭代),形成良性循環(PDCA)以實現客戶至上、系統地創造價值、持續改進、全員參與。精益創新鼓勵參與創新的每個人都要參與,打破管理層、市場營銷人員、研發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者之間的障礙和級別,讓每個人在實際創新過程中獲得經驗和理論知識。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總結了一套精益創新的模式—精益創新八步曲,即創新戰略、細分市場、了解客戶、確定機會、生成創意、評估創意、實施創新、創新系統。精益不只是用在生產方面,它還可以用在銷售、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精益不是解決一個人的問題,而是解決一億人甚至十億人的問題。
2005年樂高的凈利潤是2.14億丹麥克朗,而2014年是70億克朗,在玩具市場上把芭比娃娃和孩之寶甩在了身后,這是精益創新的典型案例。就我們安朗杰自己來說,我們將精益與創新融合,并且效果顯著,2014年6月,蘋果的CEO在全球宣布職能家居第一批合作伙伴,唯一的一家五金企業就是安朗杰旗下的西勒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用戶就能夠體驗到用蘋果手機或手表開門了。
中國門業的另一條出路——制造業服務化
制造業服務化是引領我國制造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世界上越來越多制造業企業通過提供服務來增加其核心產品的價值,制造業服務化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屬于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制造業服務化的過程,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過程,能夠黏住客戶,增加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制造業服務化對我們門業來說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更多最新,調查報告數據分析,世界市場行情分析報告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