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從特斯拉所選用的技術路線出發,對整個產業鏈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產業格局進行了詳細梳理(包含基礎原材料、鋰電電芯及四大材料、電機、IGBT、充電及運營、鋰電回收利用等環節)。
因優質供給釋放難,鋰價有望長期維持高位,而對鈷、錳、鎳的需求拉動尚不明顯。鋰供給高度集中度,產能釋放難度大且不可替代,價格有望長期維持高位;三元正極材料帶動氫氧化鋰需求提升,增速將超過碳酸鋰。鈷價低迷,大型企業逐漸減產,年內小幅供過于求,2017年預計將出現拐點。錳儲量豐富,需求主要隨鋼鐵產量下降,預計價格將維持低位。向高鎳低鈷方向發展,但由于不銹鋼產量下降,鎳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持續,鎳價短期不會上漲。
特斯拉引領電池材料技術方向:高性能三元、硅碳負極、濕法隔膜。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能夠媲美特斯拉所使用的松下鋰電池的產品,其電池材料的技術路線具有參考性。我們認為:三元材料是正極材料明確的發展方向,而高鎳低鈷化又是三元中的細分趨勢;負極材料短期內仍將由石墨主導,但Model3電池采用硅碳負極可能加速該技術的成熟;六氟磷酸鋰作為主流電解液溶質的技術路線難改變,技術發展側重于添加劑的研制;電池的比例提升將引領隔膜技術方向由干法轉向安全性更高的濕法制備。
圓柱電芯的高一致性與BMS核心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特斯拉汽車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保障。圓柱電芯技術最成熟、一致性最易保證;方形及軟包電池逐步批量化,成本降低迅速。由于特斯拉的示范效應,我們預計2016-2017年度,圓柱形電芯將在市場上占比超過40%,預計市場空間超過380億元;產業集中度提升。BMS作為銜接電動車各部分的樞紐,優質產品技術壁壘高,電量估算、均衡控制、熱管理是BMS三大核心技術。
永磁同步電機逐步占據主流,特斯拉堅守異步電機。特斯拉因轎跑設計特點采用交流感應電機,但考慮實際需求,永磁同步電機仍是未來的主流技術。
IGBT是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核心,目前國內90%依賴進口。IGBT在新能源汽車上主要用于電機控制、車載空調、充電系統中,是核心的電力電子器件,目前國產化進程已經啟動,國內龍頭企業正積極整合產業鏈。
無線充電技術隨著行業標準出臺或迎來快速發展;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布局為國內運營帶來啟示;電池梯次利用政策環境逐步形成。無線充電安全便利的特點將大幅改善目前充電站運營現狀和用戶對于電動汽車的接受度,行業標準的發布將令無線充電迎來快速發展。現階段電池梯次利用的商業化探索的主要方式是以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為主導,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儲能產品及零部件開發商開展合作,而針對鋰電池拆解及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目前尚無成熟技術。更多最新行業調研,調查報告,世界市場行情分析報告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