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瀝青基碳纖維概述
瀝青基碳纖維是一種以石油瀝青或煤瀝青為原料,經瀝青的精制、紡絲、預氧化、碳化或石墨化而制得的含碳量大于92%的特種纖維。因其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腐蝕、抗疲勞、抗蠕變、導電與導熱等優良性能,是航空航天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另在交通、機械、體育娛樂、休閑用品、醫療衛生和土木建筑方面也有廣泛應用,是一種屬于軍民兩用的高技術纖維。
二、全球瀝青基碳纖維發展概況
石油瀝青基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末在日本實現工業化。1970年日本吳羽化學工藝公司在大谷杉郎工作的基礎上建成10t/月規模的通用級瀝青基碳纖維短絲的生產裝置。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于1970年開發出以石油瀝青為原料的瀝青基碳纖維,1976年制得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建成了240t/a規模的生產裝置,1982年開始投入工業化。1987年9月日本三菱化成建成500t/a的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的裝置,標志著瀝青基已處于向工業化過渡的新階段。20世紀末,世界瀝青基碳纖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500噸。此后,世界各國積極開展瀝青基碳纖維的應用研究,不僅提高了產品性能,而且開發出很多新品種,如低模量型、中模量型、航空航天級碳纖維等。
三、中國瀝青基碳纖維發展概況
我國瀝青基碳纖維的研發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最初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后來擴展到多家研究單位如天津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等。近年來又增加了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以及中石油下屬企業和神華公司北京低碳研究所等,其他一些單位也或多或少的進行了一些理論研究。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在瀝青基碳纖維方面的研發水平較國外還有很大差距,自有技術的通用級瀝青基碳纖維產業化裝置剛剛建成,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還處于研發階段,連續的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生產技術還正在開發,產品的穩定性和設備的合理性還要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
四、中國瀝青基碳纖維競爭企業分析
我國瀝青基的研究和開發較早,但在開發、生產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長期只有鞍山塞諾達碳纖維有限公司一家公司生產瀝青基碳纖維。近年來,四川、山東、湖南等地開始有企業建立生產線投產。
五、中國瀝青基碳市場前景
在當前低碳經濟的大環境下,汽車、風力渦輪葉片及壓力容器等產品的新興市場逐步興起。盡管全球經濟低迷,但高性能碳纖維的需求仍在不斷升溫,在全球航空航天、工業、文體休閑用品等領域中的市場份額逐年遞增。
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碳纖維產業從無到有,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瀝青基以中間相瀝青為原料,形成了新的工業級別的工業材料,最適合用于絕熱材料、汽車制動器、建筑業、環保材料等,在未來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1年,我國瀝青基碳纖維的需求量將達到645噸。更多最新市場調研報告,投資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