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規模情況
2013年,全球釹鐵硼總產量達到11萬噸左右,其中,燒結占主要市場,達到90%以上,粘結釹鐵硼永磁材料的市場份額較小。1997~2013年,全球燒結釹鐵硼產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15%,而粘結釹鐵硼的年復合增長率只有7%。目前,粘結釹鐵硼的產業規模較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相比燒結釹鐵硼,其磁性性能和機械強度較弱,應用范圍受限;
二是上游原材料成分及制備工藝專利被某公司控制(專利覆蓋范圍主要為日本、美國和歐洲地區),且不向其他制造商授權專利許可,目前該公司生產的釹鐵硼磁粉占有全球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
2014年7月,MQ磁粉專利到期,有助于降低磁粉成本,推動粘結釹鐵硼對鐵氧體的大規模替代,從而促進全球粘結釹鐵硼的規模增長。
2013年,在全球釹鐵硼永磁材料中,高性能釹鐵硼產量達到4.28萬噸,同比增長16.56%,在總產量中占比達35%以上。在高性能釹鐵硼的需求中,驅動電機占主要部分,占比達到45%;其次是風電領域,占比為23%,變頻家電占比為10%,消費電子占比為8%等。
2、我國規模情況
我國產業從1984年開始,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2000年,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產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釹鐵硼磁體生產國。2011年,我國稀土產業整合,稀土原材料價格巨幅波動抑制了對下游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需求,產量增速出現放緩,從2010年36.84%的增速放緩至2011年的6.41%、2012年的7.95%、2013年的5.24%。2013年,我國釹鐵硼產量為9.4萬噸,占到全球總產量的90%左右(燒結釹鐵硼產量占全球的90%以上,粘結釹鐵硼磁體產量占65%~67%),高性能釹鐵硼產量為2.2萬噸,全球占比為54.3%。雖然產量增速放緩,但2013年我國釹鐵硼運行產能增幅仍保持在10%左右,達到33萬噸。其中,燒結釹鐵硼的運行產能接近33萬噸,粘結釹鐵硼運行產能在8300噸左右。而我國的釹鐵硼磁體的需求僅在8.5萬噸以下,釹鐵硼運行總產能和總需求的比值增加到3.88倍,大于2012年的3.75倍。
作為稀土永磁產品的主要生產國,我國釹鐵硼出口增長較快。2013年,我國共出口釹鐵硼類產品約2.4萬噸,其中,釹鐵硼永磁體18825.5噸,釹鐵硼磁粉3277.1噸,甩帶片1333.5噸,其他釹鐵硼合金585.7噸。我國內地釹鐵硼永磁體出口各地區,其中,中國香港占14%,美國占13%,德國占12%,韓國占10%,泰國占6%,意大利占5%。釹鐵硼磁粉是生產粘結釹鐵硼磁體的半成品,2013年,我國大陸共出口到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日本78%、德國12%、芬蘭5%、韓國1.35%,我國臺灣1.26%,美國0.87%。甩帶片是生產釹鐵硼的中間合金,2013年,我國共出口到7個國家或地區,其中,出口日本85%,德國占14%。
當前,我國燒結釹鐵硼永磁產品檔次和質量顯著提高,合金冶煉采用的速凝薄片和氫處理技術,使我國從最初只能生產N40以下的中低檔產品,發展到可生產N45~N50的高牌號產品。同時,近年來我國粘結釹鐵硼磁粉生產廠商大幅增加,生產效率逐步提升,國產磁粉的產量進一步增大且價格較美國MQ磁粉便宜30%~40%。隨著國內技術工藝水平的升級、專有設備的研發突破以及國外各種專利權限制的取消,我國大型廠商將重點發展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詳細內容請訪問的研究成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