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態制劑簡介
是指在微生態學的理論指導下,調整微生態失調、 保持微生態平衡、 提高動物健康水平或增進健康狀態的生理活性制品及其代謝產物,
以及促進這些生理菌群生長繁殖的生物制品。研究發現, 微生態制劑具有以下功能: 改善腸道菌群結構, 抑制病原菌、 消除致癌因子、 提高機體免疫力、 降低膽固醇等重要的生理功效;
改變腸道微生物的代謝活動; 改變腸道的物理化學環境; 降解潛在致癌物; 改變腸道菌群; 產生抗癌-抗誘變的物質;
提高宿主的免疫應答; 影響宿主的生理活動; 發酵不能被消化的食物形成有益代謝產物。
2
常用微生態制劑的種類
2013 年農業部發布 《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 》 , 明確說明我國養殖動物允許使用的微生物添加劑包括30種, 根據微生物的特性及是否為益生菌可分為兩大類:
芽孢桿菌類: 如枯草芽孢桿菌、 地衣芽孢桿菌等。主要功能: 芽孢桿菌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并分泌蛋白酶淀粉酶, 提高飼料轉化率。
乳酸桿菌類: 如乳桿菌、 乳鏈球菌、 乳酸球菌、雙歧桿菌等。主要功能:
乳酸菌可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產生有機酸抑制病原菌的生長, 修復和保護腸道。
3 的發展歷史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啟蒙階段;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 理論階段;
1997~1999年: 初創階段;
2000~2003年: 混戰階段;
2003~2006年: 整合階段;
2006年至今: 復蘇階段。
4 當前微生態制劑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效果存在爭議, 作用效果不穩定; 缺乏行業標準、 質量參差不齊; 中小型企業多, 領軍企業少; 一定程度上存在惡性競爭。
4.1 對其作用效果存在爭議, 作用效果不穩定
對微生態制劑持肯定態度的認為, 微生態制劑優點眾多 — —安全環保、 無殘留、 無耐藥性、 無毒害性, 防治病原、 保健營養; 對微生態制劑持懷疑態度的則認為,
微生態制劑價格高、 穩定性差、作用緩慢。
總體而言, 由于受菌種質量、 飼喂方法、 保存方法及時間、
其他飼喂藥物、 其他疾病及環境變化、 季節及氣候等多因素影響, 微生態制劑效果不穩定、 差異大。
4.2 缺乏行業標準, 質量參差不齊
活菌數: 不同的產品其活菌數從 2 億/g~10 000億/g不等,
差異巨大。
代謝產物: “未知生長因子” 、 “多種多糖” 、
“大量營養物質” 等, 產品中均未明確成分、 含量。
因此, 未來我國微生態制劑的產業發展, 需做好以下關鍵工作:
規范國家通則及企業標準, 統一活菌檢測, 明確成分, 加強管理, 形成微生態制劑的國家標準。
4.3 中小型企業多, 領軍企業少
目前全國約有400家動物微生態制劑企業,但規模都比較小, 大多數企業年銷售額不足1 000萬元, 年銷售額達5 000萬元的大型企業為數不多,上億元的更是屈指可數。
5
微生態制劑發展趨勢: 正逐漸受到重視
目前微生態制劑在國內的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新希望集團、 溫氏集團、 正大集團、 通威集團等也已從以前的質疑、 觀察, 逐漸轉變為嘗試、 肯定。全球動物微生態制劑年產值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1億美元增加到目前的約25億美元 。
6 微生態制劑 (乳酸菌) 對動物生產性能的影響
微生態制劑 (乳酸菌) 可顯著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有研究表明:
①添加0.1%的微生態制劑 (乳酸菌) , 可提高斷奶仔豬存活率 (添加組為98.90%、
對照組為94.59%) , 減少腹瀉 (添加組為1.38%、 對照組為5.59%) ; ②添加0.03%~0.05%的微生態制劑 (乳酸菌) ,
可改善麻鴨料肉比(添加組為2.3 ∶ 1, 對照組為2.41 ∶ 1) 、 提高獲利 (添加組為3.01元/只, 對照組為1.91元/只) ; ③添加微生態制劑 (乳酸菌) 可減少土雞用藥費用(添加組為0.61元/只, 對照組為0.76元/只)
、 提高獲利 (添加組為3.44元/只, 對照組為2.21元/只) 。
7 微生態制劑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
7.1
提高菌株定植力
①從腸道菌群篩選;
②研究菌株定植部位;
③使用在腸道中快速繁殖的菌株;
④重點研究微生物的群體感應: 目前群體感應已被報道在諸多種類的細菌中存在,
并且能夠調節細菌很多生理活動的基因表達; 細菌某些特定基因的表達是由整個群落共同調節, 并非單個細菌的作用, 除此之外, 群體感應可能被用來調節細菌的數量, 從而防止細菌濃度太高而不能適應周圍環境;
環境中所有的營養物質全部耗盡, 但廢棄物質沒有被移除, 那么可能對整個群落有害; 群體感應能夠被用來調節細菌群落的狀態。
7.2 提高抗逆性
通過菌株的馴化和保護劑的添加, 以提高菌株抗逆性 —
—耐高溫、 耐胃酸、 耐膽汁酸鹽、 耐紫外線、 耐藥物、 耐金屬離子, 從而達到以下目的: 運輸、 制粒過程中保存活力; 進入腸道后不失活; 保證作用效果及穩定性。
7.3 與中草藥聯用
益生菌與中草藥聯用, 主要有以下優點: 益生菌促進中草藥活性物質的釋放;
益生菌改善腸道微生態, 促進中草藥的吸收;中草藥可提高動物免疫力, 增強益生菌定殖,改善益生菌萌發、 生長環境。
7.4養殖環保問題的解決
加速相關技術的研究, 為養殖企業解決環保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如發酵床養殖技術、 動物殘體的微生物降解、 黑膜沼氣及堆肥處理系統。更多最新投資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調研報告請訪問的研究成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