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大波充電規劃來襲!近日,山西、廣西、上海、浙江、湖南等省市的充電設施規劃陸續出臺。據第一電動網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9日,全國共有北京、上海、廣州、中山、惠州、重慶、山東、青島、濰坊、河北、石家莊、衡水、山西、運城、瀘州、安徽、安慶、滁州、銅陵、淮北、天津濱海、武清、浙江、金華、溫州、許昌、鄭州、成都、杭州、合肥、廣西、柳州、云南、青海、江西、陜西、湖南、福建、甘肅、海南等14省26市出臺電動汽車充電規劃或補貼,而新疆、哈爾濱、貴陽、西安、煙臺、文昌、沈陽、海口、河南、江蘇等10個省市自治區的充電規劃或補貼在其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指導意見)中均有提及。
在充電設施補貼方面,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惠州、成都、西安、合肥、沈陽、西安、海口、甘肅、江蘇11省市明確充電設施補貼標準,其中僅有上海、廣州、成都、甘肅四省市出臺了電動汽車充電補貼細則。在11個省市的充電補貼中,上海市充電補貼手段最全,上海不僅對專用、公用充換電設備和運營度電進行補貼,而且對無線充電等新技術的設備投資也進行補貼,還對充換電企業在滬建設的企業平臺,市級平臺設備投資及APP應用平臺等相關研發費用,對市級平臺運營涉及的公共網絡租賃等公共服務費用,給予財政資金補貼。
北京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正式發布了《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公用充電設施投資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到2017年,在社會公共停車場以及具備建設條件的公共區域,基本建成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的公用充電設施網絡服務體系。2016年北京將建成公用充電樁5000根,公用充電樁達到1萬根。
北京市新建及改擴建各類建筑物應按以下標準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辦公類建筑按照配建停車位的25%規劃建設;商業類建筑及社會停車場庫(含P+R停車場)按照配建停車位的20%規劃建設;居住類建筑按照配建停車位的100%規劃建設;其他類公共建筑(如醫院、學校、文體設施等)按照配建停車位的15%規劃建設。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2016-2020年需配建電動汽車約43.5萬個。其中,社會公用領域,按照公用充電樁與電動汽車的比例不低于1:7的要求,需配建公用充電樁6.5萬個;私人自用領域,需配建充電樁36萬個;公共專用領域,堅持充分挖掘自有場站空間資源和高效利用社會公用充電網絡相結合,公交、物流、公務、出租等領域配建公共專用充電樁約1萬個。
補貼:投資建設單位可按照《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政府投資管理的暫行規定》,申請不高于項目總投資30%的市政府固定資產補助資金支持。
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
更多競爭對手及調查研究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調研報告,調查報告,調研報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調查,請直接進入官網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