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在北京發布了《2016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08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5年間增長了約17.21倍。
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約為3700億元,比2015年度的3080億元增長了620億元,增長率約為20.1%。其中,醫用醫療器械市場約為2690億元,約占72.70%;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約為1010億元,占比27.30%。根據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走勢,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4000億元,但增幅仍將減緩。
另外,以3700億元的市場總規模計算,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2萬家,平均每家約2606萬元,相比2015年的2169萬元,平均每家增長約437萬元。經營企業18.63萬家,平均每家約199萬元,相比2015年的165萬元,平均每家增長約34萬元。
產業不斷整合并購
隨著健康中國2030、中國制造2025作為國家戰略全面推進,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總體上呈良性態勢,特別是近兩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一改上漲態勢,2015年以來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保持在1.42萬家。據了解,2015年中國市場共發生了81起醫療器械并購交易(不包括海外并購),比2014年的69起上升了17%。2016年,醫療器械行業并購案例更是頻發,已披露的并購案例近百件,其中既包括國內并購案例,也包括跨國并購案例。
未來發展方向:行業將迎來寡頭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過萬家,但同一產品的生產企業往往十幾家、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生產的產品也是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標準,總體水平均達不到與國際接軌的程度,造成資源浪費,生產的產品大多進行拼裝、改進外形包裝,而忽視了產品質量以及更高的研發能力。從而造成只重其形,不重其意的過程。
同時,我國醫療企業數量眾多,但是由于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進口的醫療器械也較多。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進口醫療器械89.7億美元,同比增長9.9%,進口來源地仍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主,占到進口總額的60.9%。但在國家大力支持醫療器械的國產化發展和亟待打造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下,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多元化布局的平臺型公司前景仍可期。
另外,由于醫療器械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未來行業將從“百花齊放”向更加集中的方向發展,國內醫療器械產業并購需求旺盛,行業也將迎來寡頭,產業整合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