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排灌機械分會、農業節水與水資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灌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全國噴灌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噴灌行業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了大會。
本次會議以“政策解讀科技創新挖掘機遇突破困境”為主題。圍繞噴灌行業發展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趨勢、技術難題進行分析,分享創新技術,交流企業經驗,探尋新經濟環境下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噴灌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主任李仰斌、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楊進懷、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博、國際節水技術獎獲得者奕永慶以及灌溉行業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的多名教授出席論壇。30余位報告嘉賓就噴灌技術相關主題從各自不同角度發表精彩演講。會議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排灌機械分會會長錢一超、北京灌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等分別主持。
我國自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進噴灌技術,堅持自主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經歷了初期快速發展、低潮、緩慢增長,如今進入發展鼎盛期,這與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密切相關。
“十二五”以來,隨著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和土地流轉的不斷推進,涌現了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國家重視節水灌溉事業,以東北節水增糧、西北節水增效、華北節水壓采、南方節水減排為重點,區域性、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主任李仰斌告訴記者,我國“十三五”期間將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畝,其中要增加噴灌2074萬畝。大力推進節水農業的發展進程中,需要節水灌溉相關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用戶等共同參與和協同合作,從政策、工程、技術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以促進噴灌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陳棟棟)(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