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操作連續暫停
央行或啟動正回購操作 應對外匯占款增長
第四季度我國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月均很可能繼續保持在千億以上規模,因此央行或將重啟貨幣政策數量化微調工具,比如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以平抑過剩的流動性
10月22日,央行繼續缺席公開市場操作,這是繼上周四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后的第二次。鑒于今年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基本沒有什么大動作,僅以公開市場操作方式來調節短期市場流動性,而逆回購則是近幾個月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動作。央行連續兩次暫停逆回購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已經出現微調?
央行上周四在公開市場暫停逆回購操作,為7月份重啟逆回購以來的首次。其實,在今年6月份央行同樣出現過連續多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的情況,而此后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基本停止發行央票及正回購操作,并重啟逆回購,而且之后逆回購成為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主要動作,也是央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的主要手段。
不過,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央行在本月連續兩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出現了微調,主要是為了調節由外匯占款意外大幅飆升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剩的狀況。10月21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75179.54億元,較8月末的273915.92億元增加1263.62億元,為今年4月份以來最高。這是繼8月份之后,外匯占款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凈增長。
澳新銀行表示,第三季度GDP 增長和9月份CPI增幅均高于市場預期,而廣義貨幣M2增長也維持在13%的增長目標之上,這表示央行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目前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
也有業內分析人士預計,第四季度我國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月均很可能繼續保持在千億以上規模,因此央行或將重啟貨幣政策數量化微調工具,比如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以平抑過剩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