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發改委接受本報專訪回應4.26萬億元投資項目情況
2336個項目主要靠民間投資
10月22日,四川省召開重大投資項目發布會,發布2013—2014年實施的重大投資項目名錄。消息在股市引發強烈反響,四川板塊表現搶眼。23日下午,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分管重點項目工作的負責同志鄧長金就這批項目的相關情況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回應社會關切。
鄧長金說,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四川在西博會期間召開重大投資項目發布會,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布四川省投資和重大項目相關信息,提振大家對四川、對西部投資的信心,吸引海內外投資者來川投資和發展。四川發布的2336個重大投資項目包括2013年續建項目和2014年擬開工的項目,項目總投資4.26萬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33萬億元,剩余的投資量2.93萬億元。其中:在建續建項目1695個,項目總投資3.64萬億元;2014年擬新開工項目641個,項目總投資6259億元。
鄧長金表示,四川作為西部省份,發展相對滯后,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必須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四川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需要投資建設的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還較多。四川共提出了663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1.48萬億元。同時,四川還有很多貧困地區,要實現公共服務的全覆蓋,需要建設大量的民生和社會事業項目,所以也發布了一部分民生工程項目,這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方向。
四川現在既要加快發展,又要加快結構調整,是雙重任務,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不可能為了速度而放棄發展質量,在項目核準上,對產能過剩項目不予核準,注重通過優化投資結構來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在資金來源方面,好的項目“不差錢”,市場資金比較充裕,很多銀行、投資機構、民間投資都在找好項目,有的國外銀行、國內金融機構也手握資金在找項目。不差錢是說好項目不差錢、市場不差錢,并不是說政府不差錢。就四川發布的項目來看,主要依靠民間投資。有一部分項目是屬于政府投資類項目,比如說民生工程、生態工程等。產業類項目主要是采取市場化手段來解決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