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市,也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上海企業同捷科技沖刺IPO失敗,與成飛集成并購鬧掰后,目前處境困難。10月22日,上海企業同捷科技在中國貨幣網發布重要事項公告,公司由于現金流緊張,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無法按計劃償還中小企業集合票據。
從躊躇滿志的企業新星,到捉襟見肘四處籌錢,同捷科技究竟怎么了?
億元債務壓身
同捷拖欠員工工資
同捷科技公告顯示,公司作為聯合發行人之一,參與上海楊浦中小企業2011年第一期集合票據發行,期限3年,到期兌付日為2014年1月21日,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付息。其中,同捷科技發行金額為1億元。按照募集書上的償付安排,公司應在到期兌付日期前3個月(即2013年10月21日),向償債專戶存入應兌付本金的10%即1000萬元。但由于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無法按期將該筆應付本金存入償債專戶。
同捷科技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籌集兌付資金,以確保本期集合票據到期足額兌付本息;如果公司無法按時足額向投資人償付債券本息,則由本期集合票據擔保人中國投資擔保公司履行代償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幾個月前,這家公司還以優質資產的身份,與成飛集成談并購,擬歸順上市公司麾下。為何突然爆出債務違約風險?
“同捷科技正處于最艱難的時候。”有接近同捷科技的汽車行業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自從與成飛集成并購失敗后,同捷科技出了股東內訌、拖欠工資等一系列問題。”《金證券》記者致電同捷科技,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拖欠工資情況屬實,但只有幾天吧。現在應該已經付過工資了。”
IPO之殤
股東內訌并購“流產”
同捷科技如今的遭遇,或許能為那些懷揣IPO造富夢的企業提供一些參考。
早在2005年,該公司曾計劃赴美上市。隨后因為政策原因,公司于2009年啟動改制沖刺創業板。創業板大閘初開之時,同捷科技憑借達晨等多家知名PE入股,在首批擬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備受關注。2009年9月,公司與華誼嘉信、愛爾眼科、網宿科技一起上會,但被否決。
由于2012年業績下滑,公司只好“下嫁”成飛集成,后者擬以“現金+股權”的方式向中科遠東等21家企業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購買其持有的同捷科技87.86%股權,作價不高于5.45億元。但該收購方案卻在今年7月被叫停。
成飛集成人士曾向《金證券》記者透露,失敗原因是由于同捷科技股權太復雜,資產重組不達要求。公開資料顯示,由于醉心資本運作,同捷科技不斷引入創投,公司現有股東包括21家企業以及36名自然人。其中,第一大股東雷雨成的持股比例下滑到13.02%,而創投機構中,僅中科遠東的持股比例就達到10.3%,其他數十家PE持股從0.53%-10%不等。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上旬的股東大會上,同捷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雷雨成已被股東們“投票下臺”。“雷雨成是同捷科技的創始人,但是他現在的持股比例少。股東中有人不同意并購。股東大會上有十幾個股東一起反對他,最終被拉下來了。”上述汽車行業人士坦言。
企業上市,也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上海企業同捷科技沖刺IPO失敗,與成飛集成并購鬧掰后,目前處境困難。10月22日,上海企業同捷科技在中國貨幣網發布重要事項公告,公司由于現金流緊張,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無法按計劃償還中小企業集合票據。
從躊躇滿志的企業新星,到捉襟見肘四處籌錢,同捷科技究竟怎么了?
億元債務壓身
同捷拖欠員工工資
同捷科技公告顯示,公司作為聯合發行人之一,參與上海楊浦中小企業2011年第一期集合票據發行,期限3年,到期兌付日為2014年1月21日,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付息。其中,同捷科技發行金額為1億元。按照募集書上的償付安排,公司應在到期兌付日期前3個月(即2013年10月21日),向償債專戶存入應兌付本金的10%即1000萬元。但由于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無法按期將該筆應付本金存入償債專戶。
同捷科技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籌集兌付資金,以確保本期集合票據到期足額兌付本息;如果公司無法按時足額向投資人償付債券本息,則由本期集合票據擔保人中國投資擔保公司履行代償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幾個月前,這家公司還以優質資產的身份,與成飛集成談并購,擬歸順上市公司麾下。為何突然爆出債務違約風險?
“同捷科技正處于最艱難的時候。”有接近同捷科技的汽車行業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自從與成飛集成并購失敗后,同捷科技出了股東內訌、拖欠工資等一系列問題。”《金證券》記者致電同捷科技,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拖欠工資情況屬實,但只有幾天吧。現在應該已經付過工資了。”
IPO之殤
股東內訌并購“流產”
同捷科技如今的遭遇,或許能為那些懷揣IPO造富夢的企業提供一些參考。
早在2005年,該公司曾計劃赴美上市。隨后因為政策原因,公司于2009年啟動改制沖刺創業板。創業板大閘初開之時,同捷科技憑借達晨等多家知名PE入股,在首批擬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備受關注。2009年9月,公司與華誼嘉信、愛爾眼科、網宿科技一起上會,但被否決。
由于2012年業績下滑,公司只好“下嫁”成飛集成,后者擬以“現金+股權”的方式向中科遠東等21家企業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購買其持有的同捷科技87.86%股權,作價不高于5.45億元。但該收購方案卻在今年7月被叫停。
成飛集成人士曾向《金證券》記者透露,失敗原因是由于同捷科技股權太復雜,資產重組不達要求。公開資料顯示,由于醉心資本運作,同捷科技不斷引入創投,公司現有股東包括21家企業以及36名自然人。其中,第一大股東雷雨成的持股比例下滑到13.02%,而創投機構中,僅中科遠東的持股比例就達到10.3%,其他數十家PE持股從0.53%-10%不等。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上旬的股東大會上,同捷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雷雨成已被股東們“投票下臺”。“雷雨成是同捷科技的創始人,但是他現在的持股比例少。股東中有人不同意并購。股東大會上有十幾個股東一起反對他,最終被拉下來了。”上述汽車行業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