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2月16日發布的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顯示,2014年化肥旺季出口關稅將大幅下調,幅度甚至超出了之前業界的預期。而其他的產品,比如鋼鐵、基本金屬均無變化。
雖然關稅政策明顯松動,但國內市場并未作出太大反應,方案發布當周化肥價格甚至穩中走低。化肥產能過剩、宏觀經濟走向復雜、市場需求不明等因素抵消了關稅下調的利好,市場只是平穩應對這一政策的發布。
根據財政部的方案,2014年淡旺季窗口期與今年保持一致,但尿素出口關稅稅率出現大幅下調:淡季7~10月,征收40元/噸;旺季執行15%稅率并加收40元/噸。而2013年,尿素出口旺季綜合稅率高達77%。磷肥方面,磷酸氫二銨2014年新稅率為15%,再加每噸50元,而2013年旺季其稅率高達80%。復合肥方面,三元復合肥2014年新稅率為30%,2013年綜合稅率則高達80%。
化肥出口關稅調整的另一特點是,淡季出口稅率同比整體變化不大。
之所以調低化肥等產品的出口關稅,是出于宏觀角度的考慮。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即使下調出口關稅,出口量也不會過大,不會影響國內用肥需求和糧食安全。
“原來政府用關稅調節出口量,主要是為了保障國內化肥需求。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國內化肥產能已嚴重過剩,而國際市場不景氣,需求并不旺盛,國際上大企業的產能也正在逐步釋放。基于此,出口放開后企業不會像以前那樣一窩蜂大量出口。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調低關稅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需要。不僅僅是化肥一個品種,其他化工產品也應適當調低關稅。”江蘇晉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殿富說。
生意社化肥分析師張明則認為,化肥旺季出口稅率的大幅下調,將有利于增加出口,改善化肥產業景氣度。目前,我國化肥出口量占全年總產量10~20%。“化肥關稅新政的實行,將有利于化解國內過剩產能,達到以市場來調節供需的理想狀態,避免部分產能長期閑置,以及錯過最佳出口機會的悲劇再度發生”。
不過,張明也表示,關稅下調并不能對行業處境起到藥到病除的作用,我國化肥產業的病根在于大量的產能過剩。2013年底我國尿素年產能達到7990萬噸,而近三年我國全年農業需求量僅在5100萬~5400萬噸,產能過剩嚴重。僅僅依靠關稅下調刺激化肥出口,并不能將這些過剩產能全部消化。化肥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依然十分嚴峻,并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在關稅新政刺激下,2014年我國尿素出口總量有望實現連續第四年增長,但全年出口均價或有下滑,總體來說是以價保量。